【地评线】黄土风网评:让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一代代传承下去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盐湖的生态价值和功能越来越重要,要统筹做好保护利用工作,让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一代代传承下去,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更好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运城察看盐湖风貌时强调。

运城盐湖,别称“解池”“河东盐池”,面积达132平方千米,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以及世界第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运城盐湖具有4600多年的开采史,为生活在附近的先民们提供了宝贵的盐类资源,是河东地区先民们扎根于此繁衍生息的条件之一。近年来,当地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实施“退盐还湖”,盐湖保护范围内停止一切工业生产,因地制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我们就要坚持保护第一,深挖文化内涵,统筹做好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让盐湖更好地走向诗与远方。

要坚持保护第一,加快恢复盐湖自然历史风貌。2020年9月,运城正式启动“退盐还湖”“还湖于民”,盐湖保护范围内停止一切工业生产,因地制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21年,盐湖堤埝除险加固及生态修复项目开始实施,工程以保护修复为主,恢复盐湖自然历史风貌,打造独具特色的“七彩盐湖”,从根本上改善盐湖的生态环境。牢记领袖殷殷嘱托,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执行力,以强硬的举措推进“净湖工程”,加快完善规划布局和基础设施配套,抓进度、赶工期、加班加点,全力推进整改项目实施,从源头上解决了盐湖生态环境脆弱恶化问题,恢复了湖泊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让人民群众早日尽享“七彩盐湖”生态之美。

要加强阐释,深入研究盐湖历史文化价值。盐是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都不可或缺的化合物。运城盐池是世界上开发利用最早的盐池,有4600多年的开采历史。盐池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中国古代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目标。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战蚩尤,到史料记载的周穆王、汉成帝、汉章帝、唐太宗、康熙等帝王先后巡视,河东盐池被历代王朝视为“国之大宝”。牢记领袖殷殷嘱托,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加大与文物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丰富多样的课题研究,打造中条山盐池地质馆、生物多样性馆、中条盐池资料陈列馆、缉私营遗址等研学基地,深入阐释盐湖历史文化价值,切实将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要统筹利用,全力打造美丽盐湖新画卷。千百年来的生产形成了运城盐湖丰富多彩的人文盐田景观。目前,盐湖共记录鸟类大约205种,常见的有反嘴鹬、火烈鸟、天鹅、大鸨等,还有柽柳、芦苇、碱蓬草等特色植物30余种。同时,“死海漂浮、黑泥养生、温泉水疗、矿盐理疗、盐雾清肺”等旅游精品项目,以及具有极高观赏价值和养生作用的死海特色盐雕、矿盐理疗袋等特色旅游纪念品,让运城盐湖魅力无限。牢记领袖殷殷嘱托,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特别是盐湖区鸟类的保护,高质量进行文旅项目开发,将盐湖打造成一个探寻华夏盐文化的地方,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一个健康疗养的人间天堂,一个体验完美人生的旅游境地。

潮涌盐湖阔,奋楫逐浪高。运城盐湖,既是运城盐湖区的盐湖,也是山西人民的盐湖,中华儿女的盐湖。让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一代代传承下去,既是领袖殷殷嘱托,也是运城人民、山西人们的历史责任、时代责任,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保护盐湖,研究盐湖,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让盐湖更好地走向诗与远方。(邢钰坤)

(责编:董春萍)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