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智能科技 共赴冰雪盛宴
拥抱智能科技 共赴冰雪盛宴
冬奥会历来都是先进技术的“秀场”。北京2022年冬奥会,让我们看到了别样的精彩。智能机器人不仅在冬奥村里承担疫情防控、安保巡逻、做饭送餐等服务,还在冬奥场馆中提供各类赛事保障;在新闻中心里,可以沉浸式体验从“云聚全息舱”隔空传递火炬,还能骑上单车“云游览”北京中轴线和各冬奥场馆;大数据则实现了对氢燃料公交的调度,以及对绿色电能的智能巡检、运检……我们在共赴冰雪盛宴之时,也在积极拥抱数字技术。
智能机器人大显“身手”
进入冬奥村,仿佛进入了一个未来世界。在这里,智能机器人可以是志愿者、服务员、厨师,可以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种种角色。这些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而诞生的机器人,成为冬奥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近日,一名加拿大运动员在冬奥村偶遇智能机器人的分享视频走红网络。视频显示,当拍摄者跟机器人打招呼时,机器人随即提示“请佩戴医用口罩”,拍摄者表示谢谢后,机器人离开。这就是移动测温和防疫监督机器人,基于服务机器人平台,它可按规定路线,在场馆里来回巡视,测扫周边人员体温,发现超过标准的人员主动上前交流提醒,并报告管理人员。
相比于防疫机器人,智能餐厅里的机器人毫不逊色。炒菜、调制鸡尾酒、做冰淇淋……没有什么菜是机器人做不出来的。从炒菜、出餐到送餐,人们只需要选好餐食,余下的交给机器人即可。天花板上,更是有送餐机器人忙碌地“飞来飞去”,美食“从天而降”。“每次来智能餐厅,就像看科幻电影一样。”这样的“智慧餐厅”让捷克国家电视台记者托马斯·布达克颇为震惊。
赛事保障方面,智能机器人干起活来也是一把好手。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九号方糖配送机器人”主要负责维持馆内秩序,处理突发情况;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们可以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用自己的母语交流,语言障碍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还有无接触式物流配送机器人、智能消毒机器人、六足滑雪机器人……这些智能机器人在保障冬奥会顺利举办的同时,也向世界传递出人工智能的魅力。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刘江告诉记者,未来,机器人或人工智能将取代更多缺乏创造性的工作,只要加以规范和正向引导,人工智能将把人更多地从非创造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多地投入教育、医疗、艺术、科研等领域的创造性工作。整个社会将会往更高层次发展。”
沉浸式体验精彩不断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云拜年”“AR体感游览”和5G演播室等或许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不过,当这些技术遇见冬奥,沉浸式体验焕发出别样的精彩。
2月6日,走进2022北京新闻中心的“双奥之城·科技探梦”云聚展区,喜庆的中国红和冬奥的冰雪蓝交相辉映。“我们即将见证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伟大成功,也将为冬奥会举办设立一个新的标准并鼓励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当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现身”云聚展区,向媒体记者“云拜年”。
同日,该中心的“双奥之城·悦游”互动体验区吸引了众多记者的目光。记者按照提示扫描二维码后,大屏上出现了一条笔直的“马路”,13个冬奥会运动场馆分立在“马路”两侧。记者以“骑行”方式线上游览北京冬奥比赛场馆。鸟巢、冰立方、首都体育馆、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每一座冬奥会比赛场馆都尽收眼帘,北京中轴线的建筑也一览无余。“文化与科技交相辉映是本次新闻中心的一大亮点。新闻+科技贯穿于各项服务中。”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任徐和建说。
相比于新闻中心的沉浸式设备,穿行于北京和张家口赛区的“瑞雪迎春”复兴号专列更像是一个移动的沉浸式体验区。鹰隼式车头伴着片片晶莹的雪花,一身冰雪蓝配以飘舞的白色飘带……2月7日,记者从普通乘客候车区进站后,“瑞雪迎春”奥运版复兴号漂亮的身姿映入眼帘。“全列车共设置2700多个监测点,可以对全列车的温度、振动、火警等进行监测,通过云计算构建起一个车、空、地立体化的智能运维体系。”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动车段北京北动车所技术员魏子龙说。该列车内还设置了5G演播室,也是全球首个在时速350公里高铁列车上的5G超高清演播室。谈及设置的初衷,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车辆部高级工程师贾潞说:“这不仅是为北京冬奥会提供高品质的信息传播报道平台,这也是铁路技术与5G技术深度融合的典范,同时将促进大众铁路和大众传媒的有机融合,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旅行和美好文化生活需求的向往。”
大数据助力绿色冬奥
为体现绿色冬奥理念,按照“平原用电、山地用氢”的原则,冬奥会在各赛区推广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全部赛时保障车辆中,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达84.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在张家口赛区,氢燃料车俨然已成为赛事服务用车的主力。不过,这些车辆如何调度,如何科学运行,离不开大数据平台的支持。
2月14日上午,当记者走进张家口冬奥交通保障指挥中心,一块数字化大屏出现在眼前。“查看一下交通场站的发车情况”“再切换一个驾驶员的行驶状态”……该指挥中心的智能大屏前,张家口赛区交通运行指挥部指挥调度中心执行主任张明海在发布指令。“在这块智能大屏上,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等待车辆的人群,在3分钟内即可调度到指定位置。多亏了将大数据、远程交互等科技融入到冬奥会交通运行中,实现冬奥交通保障的信息化、智能化,确保了冬奥会服务用车和各类交通运行的安全顺畅。”张明海表示。
“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这是大家口口相传的一句话,指的是张家口的风能等绿色电力已覆盖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绿色电力的供应,靠的是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不过,这是如何实现的?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能源大数据中心给出了答案。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有限公司党建部副主任梁立新告诉记者:“作为绿色奥运的标杆工程,我们将优质、安全、可靠的绿色电能,汇聚在统一的调度平台上,源源不断输送到冬奥的场馆。”梁立新口中的调度平台,便是建立在大数据平台上的调度,可实现风机智能巡检、输电智慧运检等。
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本届冬奥会的方方面面,并起着重要作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启了奥运会的数字时代新篇章,改变了全球各地人们体验奥运会魅力的方式。”巴赫这样认为。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磊也表示:“北京冬奥会是一次数字科技创新与应用的大会。数字媒体、智能通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一系列科技成果都会成为重要的、宝贵的奥运遗产,在赛后进一步推广应用。”
本报记者张琦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