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狂欢要谨防“套路”
购物狂欢要谨防“套路”
11月11日0时秒杀,享受优惠,已成为不少网购消费者“双十一”的购物习惯。不过,10月中旬开始,不少消费者发现,今年的“双十一”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各大电商促销活动通过预售形式提前打响。10月20日晚,李佳琦和薇娅两位头部电商主播,更是以近200亿元的销售额刷新“双十一”预售纪录。同时,记者发现,今年的“双十一”优惠规则也变得更加复杂,满减套路让人眼花缭乱,不少网友直呼“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规则复杂 还不靠谱
10月下旬开始,记者通过对各大电商平台的调查发现,类似“原价198元,‘双十一’优惠价98元”这样的促销,今年难觅踪迹。与往年相比,今年“双十一”呈现出预热时间久和规则复杂的特点。店铺折扣券、跨店满减、直播间领券、品类券、VIP折扣、“喵糖”组队、“分享购物车”等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优惠活动,令网友吐槽“没点奥数功底都不配过双十一”。
10月20日,太原市民王彤想要购买一件法兰绒睡衣,通过网友推荐,她发现在“京东”购物平台可通过“满290减74”“满490减139”“满690减209”等多种折扣券进行叠加跨店满减。王彤满心欢喜地以为,原价347元的睡衣148元就可以拿下。可没想到,真到支付时才发现要购买3件同款睡衣才可以满足条件。“同样的衣服我怎么可能买三件,这不就是让我去帮他们宣传拼单吗?”王彤很无奈。
为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不少商家打出了“保价双十一”的口号,承诺如果“双十一”售价比预售价低,退还差价。可就是这看似有保障的服务,在太原刚刚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郭嘉看来,同样充满套路。郭嘉向记者介绍,10月20日,她通过预售定购了一台售价3080元的洗碗机,赠品是一袋洗碗粉。付款后没过几天,她发现洗碗机价格虽然没变,但赠品变成了豆浆机和洗碗粉。这几天再看,“双十一”当天购买洗碗机,赠品竟然升级成了电烤箱。感觉吃亏的郭嘉急忙联系客服,没想到客服表示,价格没有变动,所以无法赔偿。郭嘉气愤地说:“赠品价格在不断升高,我之前不就是买贵了吗?”
据澎湃新闻报道,11月6日,“双十一”活动期间,有消费者发现,在京东商城一家品牌旗舰店购买了一款点读笔,支付定金时显示优惠价格为260.6元,然而支付尾款时却发现价格悄悄上调了100多元,需按新价格支付尾款。记者介入后,商家工作人员回应称,价格差异是平台计算错误导致的,并非欺骗消费者,但由于消费者售后体验不佳,补偿了消费者。
在太原从事仓储电商行业的申谦表示,对于复杂优惠规则的设置目的,业内都心知肚明。用复杂的满减活动把消费者绕晕,再用组合购买的方式“捆绑”销售,目的是引诱消费者消费。“往往‘捆绑’在一起的商品,便宜了A,则贵了B,消费者放弃一个产品,则无法享受优惠。这种促销手法,也给消费者的甄别和职能部门的监管带来了一定难度。”申谦说。
各类满减 暗藏套路
“提前收藏的商品突然就下架了,一样的商品换个链接,就从336元涨到了498元,然后进行多层叠加满减优惠,最终算下来还要366元。‘双十一’这玩法,是在玩消费者吗?”11月1日,在手机上抢了一下午优惠券的太原网友@咖啡叫小米留言吐槽。
除了价格先涨后降,消费者从各渠道获得的优惠券,被限制使用场景,同样遭到诟病。太原手游爱好者秦爱森,通过朋友分享砍价链接,获得了一张满1500元减600元的优惠券。本想着在“双十一”预售时,利用这张优惠券购买自己心仪的游戏机捡个漏,可下定金后发现,根本没有任何优惠。询问卖家后被告知,他使用的优惠券,要在直播秒杀里才可以使用。“我之前给好友分享了半天优惠链接,才领到这张优惠券,要是去秒杀的话,我之前领券的用处是什么?这不是骗人吗?”秦爱森抱怨道。由于付了定金,在与卖家争论了一个小时后,最终卖家才同意给他优惠200元。
同时,记者调查发现,由于一个商家有多个满减优惠活动,消费者稍不留神,就会导致无法享受优惠,同一个商品出现不同的价格。以一家高端户外装备商家为例,店铺在商品页面上显著位置标注着满588元减120元、满1088元减260元、满1588元减380元的优惠券,消费者很容易看到并领取,但却在商品简介中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标注,联系客服注册会员,再减200元的优惠链接。而且,是否为长期关注该商品的消费者,也可能影响最终付款金额,客服会对长期咨询,犹豫是否购买的消费者,发放额外的优惠券。
而在商品首页的展示中,商家也使用了套路。淘宝一手机商家的页面,虽然显示满2000元减1000元,但点进去以后发现,满减的商品价格虚高,实际售价本就在千元左右,而消费者想要购买的手机产品,则不参加此项优惠活动。
与此同时,不少带货大V的直播间也充斥着各种“文字游戏”,宣传满减低价,但最终价格虽然比专柜便宜,却依然比直播间价格高。记者在一份“双十一化妆品全渠道比价表”中发现,41款知名美妆品牌的商品,有16款的“最低价”是来自品牌电商平台上的官方旗舰店及免税店。可见,带货大V声嘶力竭地满减低价促销,依然无法让消费者躲开高价的陷阱。
多方呼吁 规范经营
面对“双十一”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市场监管总局11月6日向全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下发《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从八方面规范促销经营行为,切实维护“双十一”期间网络交易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10月22日,省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理清优惠规则,提前作出规划。对于促销期间的使用规则、适用范围、有效期限等规定,消费者要认真阅读,以便选择合适的方案。一些平台的“双十一”活动分阶段进行,每一波活动的预售时间、参与品牌、优惠模式可能会有区别,消费者要提前规划好购物时间和目标。
“近年来,‘双十一’虚标原价的行为,一直是市场监管部门打击的重点。该行为违反《价格违法行为处罚规定》等,应当承担行政处罚责任。同时,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构成欺诈,消费者有权利主张赔偿。”山西德昭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帅介绍。
而在太原市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针对“双十一”促销活动满意度调查中,近7成消费者认为“优惠方式复杂”。该协会会长高宏伟认为,消费者对优惠有知情权,如果连消费者都搞不懂优惠了多少,消费者的利益又如何保障?“网络销售本就是隔空消费,能否消费取决于网友的信任。商家大大方方优惠,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口碑。”高宏伟说。
同时,太原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卞传志表示,“双十一”优惠越来越复杂,玩法越来越多、优惠越来越少,已成了消费者诟病的吐槽点。消费者要理清头绪,多与店铺客服沟通,了解清楚促销规则,避免盲目凑单。在选择支付定金前,要考虑清楚再下单,同时,要注意收集和保存购物证据,一旦出现消费纠纷,及时与商家协商处理,也可向网络交易平台或者向属地消协投诉。
本报记者王宇 见习记者李瑶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