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作协2021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折叠的时空》作者赵树义(下)

有两个“好”打底的沁源治理模式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传媒视点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11021_152dbf226b0c5199bbe9b0edc6a16ced.jpg

20211021_e7e079d57d18235c0a09bf180e427005.jpg

20211021_1472ff82bf18ec8be6e2658c4835f576.jpg

20211021_153ef312eb193db093b21b366b57bf1e.jpg

20211021_3c28e2bc4fe3b2c77df3d9cbcc76f0eb.jpg

20211021_345c8ba278a80b19b6617bd808d0cf7a.jpg

20211021_0045bdebd806ebc4941a35e0ad497fc9.jpg


  毋庸置疑,沁源的底色是红和绿。但该如何观察?如何记录?皇皇28万字的《折叠的时空》给你答案。
  《折叠的时空》是中国作家协会2021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该书既有散文的风骨,也有诗歌的意蕴,还有小说的格局。在书中,作者赵树义用一种全新的美学态度来观照沁源这座小城,以纪实笔法呈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散文笔法呈现山川、河流、植物、动物和历史文化,红和绿、古和今、自然和社会多条线索交叉进行,文学性、哲学性、科学性浑然一体,既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植物志,还是一部风物志。作者行走在沁源山水间,谈古今、观飞鸟,穿行在沟沟川川山山里,观察、辨析、记录,思想深邃,情感恣意,表达自由。
  赵树义,1965年生于长治长子县,是当下风格独特的散文家,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虫洞》《虫齿》《灰烬》《远远的漂泊里》《低于乡村的记忆》《且听风走》《经络山河》等作品,著有长篇小说《虫人》。《虫洞》获2013-2015年度赵树理文学奖散文奖,《失忆者》获第六届西部文学散文奖。
  在《折叠的时空》里,赵树义延续了《虫洞》《虫齿》《虫人》一贯的文风,先锋,独立,行文天马行空,结构繁复宏大,文本个性鲜明,探索性强。赵树义理科出身,擅长以量子思维观照世界,在他的笔下,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甚或一只鸟、一捧水、一缕空气都是我们日常所见的,构建出的世界却是陌生的、独属于自己的。赵树义谓之“折叠”,这无疑是一种美学态度;“时空”则呈现出无数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便是世界性,甚或宇宙观。
  新作出版之际,赵树义接受《山西晚报》独家专访,他说:于沁源而言,我是一个观察者,一个记录者。我的写作往高里说,要对得起那片土地;往低里说,要对得起自己。我写沁源就是一次回家,就是去写沁源大地上永远迎风生长的东西。
  关于作品 用量子眼光来观照山水“折叠”之后,大地是立体的
  山西晚报:《折叠的时空》,光看书名,有点科幻,和沁源也联系不起来。
  赵树义:不只你有这种错觉,很多朋友也有这种错觉,还有朋友坚决反对我用“折叠”。但书出版后,反对者变成拥护者,这也是一种“折叠”吧。
  在很多人看来,“折叠”是个物理名词,于我,她更是一种美学。当然,这样的美学与物理学是相通的,只不过,与她相通的是广义相对论或量子力学,而非牛顿物理学。在创作《虫洞》《虫齿》《虫人》时,我一直在思考量子力学、东方文化和文学的关系问题,也即科学、哲学和艺术的关系问题,觉得科学、哲学和艺术是相通的。东方文化始构于《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是大宇宙文化,用量子力学完全解释得通。可春秋以降,后人眼中的宇宙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地球,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去年写《经络山河》,我就是想通过中医来做一次印证。一路采访下来,我的想法是对的,《黄帝内经》就是把人体当宇宙,中医是大科学,而非备受争议的不够科学。去沁源,我同样藏着这样的私心,就是想通过一方山水来印证这种相关性,或者说,是否可以用量子眼光来观照山水?事实证明,这是可行的,宇宙是“折叠”的,万事万物也是“折叠”的。
  山西晚报:就是带着“折叠”来观照沁源山水的,所以有了这样一个抽象的书名?
  赵树义:是啊,写作之初,“折叠”就在笔下绕来绕去,但我并未用这个词来作书名。
  这部书是王春声先生设计的,他是平面设计界大师级别的人物,太原地铁的logo“太”字出自他手。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凡大师,做事都极认真,极负责,与他们合作是缘分,可遇不可求。今年春节前,他就把部分书稿要去开始设计。当时的书名叫《沁源,沁源》。沁源这两个字很美,我很喜欢,觉得写一部关于沁源的书,只能叫“沁源”,修饰是多余的。不料,春声兄看过书稿后打电话问我,你看过《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吗?写的实际上是一座公园,可书名如果叫公园的名字,就完蛋了。他还说,你的书讲的也是个世界性话题,为什么要把它局限在一地?我明白他的意思,脑海里立即闪现一个词——“折叠”。我俩在电话里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定名为《折叠的时空》。
  山西晚报:和王春声老师合作,不但有了特别的书名,还有了别具一格的封面与装帧。
  赵树义:春声兄是个很用心的人,也是个创意满满的人。这本书“折叠的时空”五个字半布于封面与封底,书脊相隔,两不相交,是不是很特别?我曾问过他,你的设计理念该怎样专业表达,他说,运用现代设计语法,突破传统书籍装帧法则。他当得起“突破”二字。从封面到篇章页,到插图,他处处都在表达“折叠”,可以说内容和形式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但他的设计并非图解,而是对内容的有力补充,是美学的另一种呈现方式,是内容和形式的又一次“折叠”。不过,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还是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吧。
  山西晚报:其实看过书,就能对您这个“折叠”有些理解。您在书里说:“是写作时空出现问题,我不知不觉便走进一个逼仄的胡同……必须从之前的时空里跳出来。”这一跳,“时间和空间再次折叠”,您“将自由地在沁源大地上行走”。有“折叠”才能“自由”吗?顺着时间、地点写的弊端是什么?
  赵树义:“折叠”之后,大地是立体的;未“折叠”之时,大地是平面的;当然,这是站在地球上看到的场景,在宇宙,无物不弯曲,无物不“折叠”。如果空中俯视,平面上的行走是匍匐状的,是一个点,立体上的行走是飞翔状的,鸟儿一样,你说哪种视角里的世界更自由?所谓自由,有肉体的,有精神的,于一个写作者而言,通常会去关心精神,但事实上,精神和肉体根本不可能分开。可有些人为什么要刻意强调精神呢?那是因为他不明白肉体的丰富性,或者说,他把肉体简单化、概念化了。肉体的本质构造像精神一样,也具有宇宙广博的特质,否则的话,就没有《黄帝内经》。
  顺着时间、地点来写作,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平面写作,而即便在你眼中是平面的东西,事实上也是立体的、多维的。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平面化写作的弊端:不仅低级,而且有违真相。
  山西晚报:“沁源的时空本就是折叠的,或者说,沁源就是折叠的新疆”,书中的这句话怎样理解?
  赵树义:沁源采访期间,我有幸获得第六届西部文学奖散文奖,抽空去了一趟新疆。我发现,在新疆看到的景色,在沁源都能看到,只不过,新疆是平面的,沁源是立体的。在新疆,你坐三个小时车,看半个小时景。在沁源,你坐半个小时车,看三个小时景,沁源完全是“折叠”的新疆。记得在颁奖仪式上,我说过这么一段话:“行走在西部,我坚信文学的底色是混沌,文学命定的归所也是混沌。如果你问我散文是什么样子,我会告诉你,她就是西部的样子——足够辽阔,足够混沌!”这其实是我的散文观,写沁源则不过是换了一种呈现方式而已。
  山西晚报:有人定义您这部作品是游记散文,也有人认为是纪实文学,两种写作形式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冲着游记散文去,轻松;当作纪实文学来看,厚重。您说您这部作品是什么题材?
  赵树义:我从不为我的作品做辩解,读者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但非要回答你的问题的话,我是当作散文来写的。我个人以为,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混沌的,她可以是诗,可以是散文,可以是小说,也可以三者兼而有之。这很难,但我以为好的文学就该是这个样子。
  之于题材,仅是个标签,我只关心我的写作对象。任何时候,写作者都不能自以为是,都不能自欺欺人,读者的心思你永远不懂,一部作品的品质更不是由题材来决定的。
  山西晚报:您在书中提到“最应该寻找一种独属于沁源山水的文化模型,而不是求证古人或今人说什么”,您心目中这个文化模型什么样?
  赵树义:谈到文化模型,不得不说约翰·惠勒,他是玻尔的弟子、爱因斯坦的同事,设计了“延迟选择实验”模型,发现“我们此时此刻作出的决定,对于我们有足够理由说,它对已经发生了的事件产生了不可逃避的影响”;“没有一个过去预先存在着,除非它被现在所记录。”约翰·惠勒认为,于过去,观察是一种干涉,记录也是一种干涉,而我们所能做的,仅是观察和记录。这番话让我想起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而提到模型,还不得不说霍金,他在《大设计》中提出了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并为好的模型设定了四个标准:1.它是优美的;2.不包含任意的、可调整的要素;3.符合并能解释现存的所有观测;4.能够详尽预言未来观测,如果预言不成立则可证伪模型。细细琢磨,这四个标准其实也是美学标准。量子力学与美学惊人相通,是不是很意外?之于我心目中的沁源文化模型,便是《折叠的时空》。当然,这个模型是我的模型,而不是古人或他人的模型,文学说到底就是在建构自己的模型。
  关于写作 无采访,无文学要对写出的每个字负责
  山西晚报:您去过沁源多少次?当初就是奔着写沁源而去的吗?您的写作初衷是什么?
  赵树义:决定写这部书之前,我去过三次沁源,但并无写书的打算。
  第三次去沁源是去年8月,跟随作协一个采风团,那时刚完成《经络山河》,想去喘口气。在沁源遇到金所军,他当时是沁源县的县委书记,还是诗人。他问我,老赵,最近忙什么呢?我说,刚写完《经络山河》,想歇一歇。他说,歇什么啊,来我们沁源写绿吧。金所军是个工作狂,从不知道累。我笑了笑,没有答应。但在后来的采风过程中,我越来越有感觉,便决定休假,去写一部沁源的地理志、植物志、风物志,去写沁源大地上永远迎风生长的东西。
  山西晚报:您是长子人,与沁源同属长治。您在书中说在去沁源之前已经把长治12个县区都走遍了,就是没去过沁源,为什么?
  赵树义:2017年前一直没去沁源,是因为沁源太偏僻,交通太不方便。现在为沁源“著书立传”,是因为沁源太美了,去了就想住下来,就想把那里当成家。
  山西晚报:盛夏酷热,寒冬萧冷,都有您在沁源的身影,最长一次竟在那里走访了一个多月,辛苦吗?
  赵树义:写作本就是一件苦中作乐的事,吃不了苦、不愿意吃苦的人,最好不要干这一行。更何况,在沁源山水中行走,那是一种享受,何苦之有?
  你我都是做媒体的,都知道一个道理:无采访,无新闻。其实,写作也如此:无采访,无文学。
  山西晚报:的确,光看您的书都能感受到沁源山水的美好了,更何况身临其境。写绿色沁源这类题材,有人会落笔于沁源几代人无私奉献,植树造林,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时代主旋律,但您没有简单地去写绿,却把植物、动物、古迹、山川、生态、文化都写了,还引经据典。这样写好累的,为什么要写得这样面面俱到?
  赵树义:往高里说,我要对得起那片土地。往低里说,我要对得起自己。不管什么样的题材,不管为谁而写,一个写作者首先要明白,你是写作者,要对你写出的每个字负责——社会的,美学的,甚或科学的——这与累不累无关,与你想做什么有关。一个对文字不负责的人,充其量是个文学爱好者。
  山西晚报:“沁源村村都有乡村记忆馆”,您写沁源绕不开这里的红色记忆,也在这方面花费了不少笔墨,几乎每章都有。用这样的篇幅写沁源的红色是为了什么?
  赵树义:沁源的底色是红和绿,写沁源,你必须写她的红,必须写她的绿,否则,她就不是沁源。有时候,写什么不写什么,不是作者可以选择的,虽然作者有处理素材的权利。实际上,怎样写才是作者的权利,素材固然重要,但把素材“折叠”之后重新建构你的世界更重要。而我呢,只是呈现,只是以我的方式呈现我眼中的世界。
  山西晚报:除了写景写人写生态写红色,您还呈现了沁源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不是这些都“折叠”在一起,才是您心目中完整的沁源?立体的沁源?
  赵树义:“折叠”是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而世界是万事万物的可能性“叠加”,需要写作者去记录。无论面对当下,还是回首历史,一个写作者所观察和记录的,都是个体的选择,都是局部的。
  沁源就是那片土地上一草一木一水一石一砖一瓦一鸟一羊一牛一人等等的“叠加”,我只是尽可能地以我的方式去观察它,且以我的方式去记录它。但选择什么,记录什么,这是写作者的自由。怎样选择,怎样记录,也是写作者的自由。让选择去建构,让记录去建构,这是我要做的,也是美学的义务。于记录而言,古人是我们的榜样,很难超越,但我们可以改变观察世界的方法,毕竟,伴随科技的发达,我们比古人拥有更多的观察手段。
  于沁源而言,我是一个观察者,一个记录者,我不知道我笔下的沁源是不是立体的沁源,但肯定是我心目中的沁源。
  山西晚报:“在中国的乡村史中,岭上是个别样的存在”;“从沁河源到花坡的公路叫太岳天路,是山西最美的旅游公路之一”;“毋庸置疑,花坡蔓上是观花最好的地方,至少在山西,无一处可与之比肩”……整本书看下来,印证了您对沁源的极致赞美,这个地方配得上或者说值得这样的夸奖或炫耀,对吗?
  赵树义:如果你不信,可以带上一本《折叠的时空》去沁源看看,呵呵。
  沁源的确值得赞美,但这不是最重要的。世间万物都值得赞美,世上每个地方都值得赞美,关键是你怎么去发现它的美。不要以为寻常就是寻常,只要你懂得“折叠”,它便会送给你各种惊喜。发现是方法论,也是世界观,不懂得发现,世界便黯淡无光。
  在我的书中,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甚或一只鸟、一捧水、一缕空气都是我们日常所见的,但我敢说,我构建出的世界是陌生的,是属于我自己的。我曾对老邓——书中一直陪我采访的邓焕彦先生——说过,我写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一砖一瓦都是你们沁源的,都是你见过的,但我写出来的沁源,肯定不是你见过的沁源。如果说我还有些自信的话,这就是我的自信。在《折叠的时空》研讨会上,周宗奇先生说我是“灵魂吹着口哨在书写”,是自在的,是“我的文章我做主”。这的确是我追求的写作状态,但我只对我的写作做主,从不对读者做主,我相信读者有时比作者还有创造力。
  关于内容 为了我所谓的“志”我竟对他们未置一字
  山西晚报:《折叠的时空》涉及许多人物,包括您刚才说的“活字典”老邓,还有“活地图”宋勇、“爱鸟如命”的郑曙林、护林员“大毛孩”等,这些人物质朴、豁达、勤勉、诗意,他们在您的心里和这本书里是怎样的存在?
  赵树义:人不一定是世界的主宰,但一定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学是人学,这个似乎没有争议。那么,人学可不可以是文学?如果人学不是文学,谁又在“诗意地栖居”?
  华山论剑论的不是剑,是元气。元气是什么?是剑。从有形到无形,从无形到有形,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物如此,人如此,物与人相合也如此。世上万物皆关系,此即所谓的万物互联,当我写人的时候,我写的其实是那片土地,当我写那片土地的时候,我写的其实是那片土地上的人。沁源人的确质朴、豁达、勤勉、诗意,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特质,也是那片土地与生俱来的特质,在我的心里,沁源人与沁源山水是无法分割的,是天人合一的。
  山西晚报:书里的人物,不管是常提到的,还是偶一篇章里的村民,都有一种精神在里面,一种沁源人的精神。2019年的“3·29火灾”至今两年多,过火的地方在沁源人独有的精神下已经重生:“修复面积超1000亩”“生态蓄水池、应急池或大或小,或扁或圆,与明渠珠串相连,筑起一道‘水长城’”。沁源人这种精神是怎样形成的?它意味着什么?引领着什么?
  赵树义:你提到的那一章叫《水长城》,写第一稿时用的是新闻写法,比较传统。修改时很不满意,只好再上雨线岭寻找感觉,推倒重来,才改成现在这个样子。
  那是元旦过后,风很大,站在雨线岭上,人都快冻僵了。岭下的村庄叫汝家庄,抗战时期是太岳根据地兵站。1943年,汝家庄发生了“二月二惨案”。那天下着大雪,日落之后,日伪军大举扑向汝家庄,企图将太行、山东等根据地路经兵站、转赴延安的500多名军政干部一网打尽。军政干部安全转移,日伪军把百姓驱赶到老爷庙院疯狂报复,20多名区干部被打成重伤,十多名区干部被捕,数名村民被当场杀害。2019年,沁源发生了“3·29”火灾。4月2日,指挥部决定在雨线岭开辟防火隔离带,阻断火势北上通道。雨线岭山梁仅8公里,却涌进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吊车等大型机械近200台。早8时许开始作业,晚10时许全线贯通。4月4日,沁源境内明火被全部扑灭。大火过后,雨线岭生态该如何修复?沁源人不回避,不逃避,竟在一道深之又深的伤痕上种出美之又美的风景,这就是“水长城”,一个很诗意的名字。
  站在雨线岭的大风中,我恍惚看见一个人夜色中独自徒步勘查,他就是金所军,是他建议指挥部把隔离带开辟在这里的。那一刻,我意外发现,金所军行走的路线竟是心形的,从汝家庄北边绕个半弧上了雨线岭,又横穿山脊,从雨线岭另一端绕个半弧回到汝家庄南边。那一瞬间,抗战时期的故事(人祸)、“3·29”火灾(天灾)和当下的“水长城”无声地“折叠”在一起,沁源人向死而生的生活态度跃然眼前。向死则生,贪生则死,我不知道那片土地下还埋藏着多少故事,但毫无疑问,“水长城”就是柔软至极的钢铁长城,就是沁源人的精神写照。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沁源抗战时期没有出过一个汉奸,当下,他们也不会做逃兵!
  山西晚报:您在书中说“沁源这几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沁源人都爱沁源,这是不可想象的”,这样的“不可想象”是如何做到的?习惯、地域文化、传统美德在这其中有作用吗?
  赵树义:沁源人爱沁源的根本原因,就是沁源越来越美了。
  之前,沁源当然也是美的,但“藏在深山无人识”,百姓生活很苦,很艰难,出行困难。沁源地形无一不是两山夹一沟,山大沟深,林草密布。2017年前,沁源无高速、无一级公路,国省干线公路超龄服役,农村公路等级低、路况差、隐患多,行走沁源,断头路、瓶颈路随处可见,沟与沟无法循环,乡与村难以连通,沁源人困守山水,几乎与外界隔绝。别说外界,即便乡镇与乡镇之间,也是从此沟到彼沟,看着近,走着远,隔山喊一声听得见,串个门要转半天。沁源不想成为世外桃源也是世外桃源,但这种世外桃源更多是一种无奈,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沁源人来说,它有意义吗?“3·29”之后,沁源把无处不在的防火通道建成旅游公路,“四纵五横”的交通网贯通全境,来这里旅游、度假的人越来越多,沁源动不动就上央视露个脸,你说沁源人能不爱沁源吗?这种爱不只因为美,还因为富裕,沁源人爱沁源爱得不可想象,是因为沁源越来越美,越来越富裕,沁源人自然也越来越有幸福感!
  习惯即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即习惯。人们在谈企业文化的时候,总喜欢总结几句口号式的金句,以为这就是企业文化。其实不是。企业文化是这个企业做人、做事的习惯,它像气息一样无处不在,是与企业休戚与共的一种存在。地域文化同样如此。你很难用几句话就把一个地域的习惯或文化概括出来,你想要了解她,就得去那个地方走走,去与那里的人一起干活、一起聊天、一起喝茶或饮酒,只有这样,你才可能深入其中,解得其中滋味。说白了,习惯就是空气,你只有呼吸过,才能感受到。
  山西晚报:通过您的作品,我们的确看到了沁源的“变化”。除了环境的变化,还有观念的转变、风气的转变,这些变化使得沁源这些年从寂寂无闻变成“网红打卡地”。说到底,这些变化都与人有关系。
  赵树义:所有的变化都与人有关。采访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沁源基层干部的精神状态,或者说,是沁源的政治生态。说实话,写这部书如果说有什么亏欠的话,就是对不起沁源这支干部队伍,他们的工作作风真的让人感动。可为了我所谓的“志”,我竟对他们未置一字!
  “郡县治,天下安。”沁源的变化源自一种好的治理模式,而好的治理模式就是有一个好的生态,包括自然的和政治的;就是有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有这两个“好”打底,经济社会自然而然就会进入一种良性发展状态。所谓纲举目张,沁源的县域治理大体遵循这个逻辑。
  关于读后 建议最好以回家的方式安静地靠近她
  山西晚报:通过《折叠的时空》,您深度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笔触深深地探进自然深处,剖析自然世界的细微,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赵树义:这个问题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世上万物皆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只不过是所有关系中的一种。而自然是什么?万物的总和?自然若是万物构成的,那么,此物与彼物是什么关系?彼物与彼彼物是什么关系?彼彼物与彼彼彼物又是什么关系?以此类推,最后还会回到它们与此物是什么关系上来。这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而是一条循环不已、互为相关、互为依存的链条,在这个链条里,所有关系归根结底就一个字——爱!爱是自然中最伟大的力量,我们爱自然,自然也爱我们。反之,如果我们伤害了自然,最终必将遭到自然的反噬。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爱万物,爱众生。万物众生为什么要平等?为什么会平等?因为万物众生共有同一个生态圈!
  山西晚报:“好的旅游开发就是为游客提供一种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这个理念您在书中反复提及。而这几年沁源打造了各色小镇,还是应了您“让人住下来”这个旅游开发的长久之计。您怎样看待这一旅游理念?
  赵树义:2017年,我第一次去沁源。晚上,金所军到宾馆看我,我俩不知不觉聊到旅游开发的话题,我信口说,最好的旅游不是提供一个景点,而是提供一种生活方式。我坐而论道,金所军默默听着,最后笑一笑。2020年,我随作协采风团第三次入沁,一路走来不断有惊喜出现,譬如水泉村的苍鹭栖息地、灵空山镇的褐马鸡保护基地、景凤乡的丹雀小镇、韩洪沟的红色小镇,还有沁河源保护区、花坡自然保护区,等等。那次最让我兴奋的,是他们打造的颇具晋东南特色的民宿小镇。当地人告诉我,入夏以来陆续有游客举家前来,一住就是一周甚或半月,临行时还会留下一句话,我还会来的。这让我震动,就像我当年随口一提的愿景实现一样,我这才下定决心去沁源写这部书。
  让人住下来,这是旅游开发的长久之计。让人爱上这个地方,这是旅游开发的最终目的。如果游客也爱上这个地方,还愁自家人不爱家乡吗?所谓留得住乡愁,其实是留得住爱,喜欢多是一时之恋,爱才是真正的生活方式。
  山西晚报:读过书后也能感受到您对沁源的大爱。
  赵树义:我承认,我对沁源有一份大爱,但这份大爱不只限于沁源。
  作为写作者,沁源无疑是我情感寄托的载体,但在写沁源的时候,我同时也在写我的故乡。在书中,我多次提到回家。在第一章《沁水出焉》中,我开篇就写到我的老祖母,说“天空那张红扑扑的脸便是老祖母的脸,光芒敛起,光泽深沉,微笑着慢慢向西边移动,感觉很快就要落到山巅之上”。这是一种情感代入方式,我在祖母身边长大,最爱祖母,我把对祖母的爱代入到沁源,这种爱才自然而真挚。
  我只有把沁源当作我的家乡来写,才写得更沁源。同样的道理,读者在读这部书的时候,想到更多的可能是自己的家乡。
  山西晚报:这部您用轻松、随意、散淡的行文方式写出的沁源“地方志”,会让许多读者有马上就去沁源的冲动,想到过作品有这样的反响吗?
  赵树义:说实话,我写作的时候从来不去预测结果。其实,也不是不去预测结果,而是结果根本不因我的意志而转移。有反响当然好,哪个写作者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认可?但写作就是写作,不要去考虑别的,做好自己,做好每个过程,仅此而已。
  山西晚报:在书中,您用亲身体验为读者提供了多种旅游方式,走一走、看一看、住一住、坐一坐、聊一聊,甚至还有呼吸。您深度行走沁源,走进了沁源的肌理,这样的行走还给您的身心带来哪些宝贵的体验?如果请您给读者推荐一条沁源的旅游路线,您会怎样规划?
  赵树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个地方如一个人、一个宇宙,行走其间,沉浸其中,观察,辨析,陶醉,记录,你就会发现,眼前的一切都是熟悉的,把它们任意组合一下却可能是陌生的。这是自然的奇妙之处,也是与自然相处的奥秘。于自然而言,无论熟悉,还是陌生,无论寻常,还是奇崛,它都是我们的家,回家的路线需要规划吗?尤其像沁源那样的地方,可谓一步一景,你只要带着你的眼睛,带着你的心,沁源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给你世外桃源的感觉,任何时候都会让你有回家的体验。
  我说过,我写沁源就是一次回家。如果你想去沁源旅行,那么,我建议你最好以回家的方式安静地靠近她。
  14、15版采写:山西晚报记者 白洁

(责编: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