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的历史贡献(连载五)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传媒视点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第十五个贡献——
促进中国盐业的发展

  在唐初,河东盐池出现了“垦畦浇晒”产盐法——在盐湖北边湖岸一侧垦地为畦,然后将湖中卤水引入畦内,利用阳光、风力蒸发晒制成盐。这是盐业生产工艺的重大创新,是产盐技术的重大进步,领先西方国家约1000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称其为“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活化石”。自“垦畦浇晒”之法问世后,运城池盐的质量和数量大幅度提高。唐代大历年间,河东盐池每年盐利达150万缗,占全国盐利收入的四分之一,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八分之一。明弘治年间,河东盐商刘家以运城盐池为依托,将生意一直做到两淮的海盐产区,并且与两淮大盐商阎家和张家互通婚姻,联手称霸大河南北,江淮上下。万历年间,运城盐池的产量猛增,是宋代产量的4倍多。经盐商刘家之手,陆续将数百名盐业生产能手和管理人才从河东输送到两淮盐区,把河东盐池传承久远、完整先进方的湖盐“垦畦浇晒”工艺推行到全国海盐产区,催生了海盐工艺的革命,对全面提高盐产量和国家盐税收入做出了贡献。

第十六个贡献——
促进中国丝绸业的发展

  明清两代,是我国丝绸业最为发达的时期。当时著名的八大丝绸产地有苏州、南京、杭州、嘉兴、潞安、成都、广州、福州等。潞安(今长治市)是北方唯一的丝绸主产区。与苏、杭不同的是,潞绸在生产形式上介于专业工场生产与民间分散生产之间。潞绸的机户主要分布在潞州各县,他们在劳动时间的掌握上有较多的自由。由于产品质量好,受到市场欢迎,潞绸的产量猛增。在明代,潞绸为国内三大名绸,是贡品之一。由于产量剧增,潞绸上贡的数额在其产量比例中逐渐降低,其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增加。到万历年间达到高峰,绸庄丝店遍布街巷,机杼之声随处可闻,潞绸生产得到了空前发展,也为潞绸的外运远销提供了无限商机,“潞绸遍宇内”。不仅行销国内,还远销国外。“贡篚互市外,舟车辐辏者,传输于省、直,流衍于外夷,号利薮。”经过晋商的长途贩运,潞绸成为全国的畅销产品,穿潞绸衣,着潞绸装,成为当时人们的时尚。时人赞誉潞绸“织作纯丽,衣被天下”。元末明初的杂剧《李素兰风月玉壶春》中,描写了一位山西潞绸商人,装着三十车潞绸到浙江嘉兴做买卖,结识了妓女李素兰的一段故事。在明代的文学作品《金瓶梅》中,更是屡屡提到潞绸。潞绸为晋商提供了源源不断、高质量的货源,而晋商的经营活动,使得潞绸畅销海内外,进一步促进了潞绸的发展。

第十七个贡献——
促进中国冶铁业的发展

  山西富藏煤、铁,冶铁之业源远流长。明清时期,山西的冶铁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长治县的荫城镇已发展为全国的铁货集散中心,荫城周围的130多个村庄,家家有铁炉,人人会打铁,铁货行销全国各地,每年的交易额高达1000多万两白银。德国人李希霍芬在山西见识了泽、潞一带的冶铁盛况,十分惊叹,他在所著《中国》一书中说:“在欧洲的进口货尚未侵入以前,是有几亿人从凤台县取得铁的供应的。大阳(今晋城大阳镇)的针,供应这个大国的每一个家庭,并且远销中亚一带。”泽、潞的各种铁器制成后,由铁行贩运到河南的清化镇,然后再转运到全国各地。从泽、潞通往河南的道路上,运输铁货十分繁忙,可谓滚滚铁流,奔向全国。晋商的销售网络,促进了中国冶铁业的大规模发展。

第十八个贡献——
促进中国会计学的发展

  这些应用科学与商业活动关系密切,因此明清时期晋商很重视对数学、珠算、会计的研究与实际应用。晋商及晋商子弟在应用科学方面贡献很大。明末清初,晋商实行的“龙门账”,就是一套既简单又明确的商业会计方法,其价值与意义对我国会计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明代汾州(今汾阳市)商人子弟王文素,自幼聪慧,诸子百家,无所不学。早年随父亲到河北经商,由于经商的需要,他很小就练习打算盘,尤长于算法。他对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算题、算法进行搜集、通证,“误者改之,繁者删之,缺者补之,乱者理之,断者续之”。他致力算学30年,以一己之力,编著成50万字的《算学宝鉴》,为中国算学史之最,是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数学巨著。清代数学家张敦仁(1755-1833),阳城县润城人,出身商人家族。他的主要著作有《辑古算经细草》二卷、《开方补记》九卷、《求一算术》三卷,都有较高的价值。

第十九个贡献——
促进中国北部边疆地区经济的开发

  晋商是从明代的军粮运输开始起步的,可以说,晋商的起步阶段就对中国北部边疆的开发有了贡献。到了清代,晋商对蒙区的贸易,更是促进了牧区城镇的兴起与发展。晋商“大盛魁”商号的经营活动,保证了牧民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和及时供应,同时也解决了牧民畜产品的及时销售,所以在牧区很受欢迎。在西北的新疆、青海、宁夏,晋商的商业活动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也不小,在新疆伊宁一带,经商的晋商多为祁县人,他们的后代至今还有1000多人生活在那里。在宁夏银川,以晋商为主创建的“敬义泰”“天成西”“百川汇”“隆泰裕”等“银川八大家”,几乎覆盖了银川城内的各个行业。在新疆、青海经商的一些山西商人甚至能用蒙古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同少数民族对答如流。在东北,从事经营活动的晋商人数更多,在上世纪30年代,在东北的晋商人数有数十万。
  从白山黑水,到天山南北,从蒙古草原,到青藏高原,到处都有晋商活动的身影。在获取利润的同时,他们为中国北部边疆的开发、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第二十个贡献——
促进中国社会观念逐步改变

  中国传统社会是“重农轻商”,商人的社会地位一向较低。在明代,出身于河东盐商的朝廷重臣张四维已经明确提出了要从根本上改变重农轻商的观念。到了清代,山西的大部分地区已经改变了“重农轻商”的观念。雍正皇帝在其《朱批谕旨》中批道:“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尤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在山西民间已经形成了一种“以商致财,用财守本”的立业思想。山西晋中地区有重商谚语云:“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良田万倾,不抵日进分文”,“要想富,庄稼带店铺”。
  随着晋商在全国各地的经营活动,全社会都逐渐改变了“轻商”的观念。20世纪初,旅居日本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说:“鄙人在海外十余年,对于外人批评吾国商业能力,常无辞以对,独至有历史、有基础、能继续发达之山西商业,鄙人常以自夸于世界人之前。”可见,知识阶层是以晋商为骄傲的。

文/李广洁

(责编:褚嘉琳、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