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绍北代”黄酒杯2020感动山西候选人物系列报道之常明昌

小蘑菇顶起大产业 他用科技带农民致富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传媒视点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10401_047bdcdd1509878b96109b41820964ec.jpg

20210401_6d80bdf12d654b09fb19d5d3c53fb084.jpg

20210401_1a5cab5c47304359eff1fc8be1f39783.jpg


  简介及荣誉
  常明昌
  男,57岁,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山西省食用菌协会会长、山西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食用菌科学与工程专业奠基人”“山西现代食用菌产业奠基人”。他在山西省80多个县区开展科技扶贫,选育优良品种300多个,推广香菇、木耳、白灵菇、绣球菌、杏鲍菇、灵芝、猴头、冬虫夏草等,实现经济效益36亿元以上。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常明昌开始钻研食用菌栽培技术。30多年来,他先后发表论文216篇,培育了晋灵芝1号和晋猴头96号2个新品种;率领团队完成省食用菌产业相关技术标准19项;他主持完成的7项重大科技成果中,有3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小孟,你赶紧把手头的事安排好,接下来几天咱们要和山西神农科技集团生物研究院的专家一起出去调研。周六去长治、临汾食用菌基地看看,之后再到吕梁市中阳县木耳基地、交口县香菇基地,下周一看看大同广灵县香菇基地和朔州市山阴县双孢菇工厂化生产情况。时间是紧了点,不过只要能赶回来过年就行!”2月5日上午,农历腊月二十四,山西晚报记者刚到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科技服务中心的办公室,就听到常明昌教授正在和他的团队成员孟俊龙通话,安排近几天的行程。
  他是大学教授,也是全国食用菌产业科技扶贫带头人。35年前,他下定决心,走上技术推广之路,把论文写在三晋大地上,从教书育人到科学研究,再到技术推广和科技扶贫。
  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在山西农业大学的校园里,有一座不太起眼的小楼,这里就是常明昌教授和团队成员的“阵地”——食用菌科技服务中心。实验室里有穿着白大褂的学生在认真观察真菌培育情况,记录各项实验数据。办公室里,山西晚报记者一进屋就看到一盆盆用灵芝制作的高低错落的盆景,以及墙边架子上各种蘑菇的样本,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两柄直径一米多的灵芝。就是这些夺人眼球的宝贝,让常明昌执着研究了30多年,并且带动了百姓脱贫致富。
  “学校早放假了,团队现在剩下五六个学生,过年都不准备回家,非要留下来,说是方便继续实验,还要跟我蹭饭。”常明昌边说边笑,眼神里满是宠溺,像是在谈论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位慈祥和蔼的老师,却是成果、著作与荣誉等集一身的农业专家,让山西晚报记者心生好奇。
  今年57岁的常明昌出生在大同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81年,他考上了山西大学生物系,进行野外调查、采集藻类和真菌标本,去的地方都是深山老林、戈壁荒漠,每天步行五六十里路,有时候独自一人吃住在山里。大学4年,常明昌走过了大半个中国,1985年,常明昌大学毕业后进入山西农业大学工作。他追随著名真菌学家刘波,倾心于食用菌栽培、山野资源开发、真菌分类、保健食品和块菌研究。
  从1992年起,常明昌开始探索农科教、产学研和科技扶贫相结合的道路,他创建了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科技服务中心。创业之初,找一块空地,挖几条地沟,盖上塑料布,就是最初的菇棚。为了实现顺利出菇,常明昌和团队成员经常连续多天守在潮湿闷热的菇棚里,根据蘑菇生长周期,随时烧火加热、喷水增湿,观察食用菌的生长情况,去检测各种技术参数,形成了一系列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为了收集野生食用菌资源,常明昌经常戴上头盔,骑上摩托车一口气从山西农大跑到盂县、汾阳。为了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常明昌团队克服了一道道难关,掌握了一整套食用菌庭院式栽培生产技术。“要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科研成果的价值。”
  1999年,常明昌到贫困县安泽县蹲点扶贫。他发现这里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林地资源非常适合种植香菇。9个月的时间里,常明昌奔波在山区小路上,穿梭于菇棚间,去了100多趟安泽县。过去用来烧火的枝条、木屑、玉米芯、秸秆,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财源”。
  在常明昌的指导下,安泽县陆续建成30个大型食用菌生产基地,成为全省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两年时间,安泽县增收4000多万元。越来越多的人找到常明昌,邀请他指导当地发展食用菌产业。
  “山西的地形,东边是太行山脉,西面是吕梁山,中间还有不少大小河流纵贯,独特的冷凉干燥气候,适合发展优质菌菇。”这些年,常明昌带领团队在山西83个县开展食用菌技术服务。
  技术带动增收 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常明昌笑着说,有时候自己也想懈怠,也有遇到困难想泄气的时候。可是每次在技术培训时,面对那一双双渴望知识、渴望脱贫的眼睛,他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他们。在常明昌的手机里,有40多个食用菌种植群,每个群都有百余人。至于菇农的微信,他自己都记不清楚加了多少个。
  去福建、上海等省份考察时,他见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情景。“那里完全实现了对生长要素的精准控制,可以一年四季不间断生产,摆脱了传统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束缚,真正达到了高产高效。”震撼之余,常明昌也看到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向。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办起了山西省第一个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车间,并逐步建立起山西省食用菌产业标准体系。在他的努力下,一系列科研成果跃出纸面,也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
  常明昌给山西晚报记者翻看他手机里保存的各个基地的图片、视频,只见在吕梁市中阳县神堂峪黑木耳栽培基地,木耳菌棒从棚顶垂直坠下,菌棒上长着一只只小木耳。“全国栽培黑木耳,一般只有春栽和秋栽。但在吕梁山区黄土高原冷凉气候和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我们实现了春栽、夏栽、秋栽不间断,这在世界上也属于领先水平。”常明昌告诉山西晚报记者。
  2016年吕梁临县青凉寺乡柳沟村山圪崂农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常明昌团队就进行过技术指导,到现在,合作社已建成11个发菌棚、31个出菇棚和500平方米生产车间,年产香菇近40万袋。临县青凉寺乡柳沟村山圪崂农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凯嘉说,常老师和他的技术团队把多年来的经验、技术,总结成了一套简单易懂、操作性极强的流程,按照他的流程,合作社发展了25万菌棒,去年年底毛收入达到280多万,纯利润达到150多万。合作社社员董继兰高兴地说,“常老师经常在我们这里帮忙,我们的菇棚,一年最少能挣两万块钱。”
  2000年至今,常明昌带领团队在吕梁、大同、临汾等7市大面积推广食用菌栽培,帮扶了200多家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帮助40多个贫困县致富增收;帮助31家企业建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其中6家年产值过亿。全省食用菌总产量由2009年的9万吨发展到2018年的36万吨,产值翻了5倍。
  “2020年在省委统战部的大力帮扶和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吕梁山区的中阳县,已打造成年产1600多万袋的全省最现代化的黑木耳生产基地,今年将生产5000多万袋,成为华北最大的木耳生产基地……”说起蘑菇产业的发展,常明昌充满信心,“我不怕苦,就是想实实在在做一些事,让小蘑菇带动更多农民富起来。”
  注重专业人才培养 化知识为生产力
  近几年,常明昌带领团队先后开展食用菌培训400多期,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并带动3万多户农民脱贫,还开设了免费咨询电话、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常年走进田头的常明昌更像个农民,但学生们打心眼里尊敬、佩服这个化知识为生产力的教授。在山西农大校园,常明昌讲授的《食用菌栽培学》一直是农大听课人数最多的一门,每次上课,330人的大教室总是座无虚席。
  常明昌带领的山西农大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2018年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团队由11个人组成,包括5个教授、4个副教授、2个讲师,其中8个是博士,另外还带了42个研究生。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学生走上了创业和扶贫的道路。譬如,荣获“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称号的“蘑菇王子”黄超,荣获“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的江利斌……他们都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作用。
  一直以来,常明昌有一个梦想,就是建立全国第一个食用菌学院,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从而造福农业,真正让农村发展,让农民致富。如今,这个梦想正在逐步实现。2020年3月,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申报的“食用菌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成为全国首个食用菌本科专业,开创了中国食用菌大学教育的先河。
  “不容易啊,这可是农学里的工科专业,也是一门涉及全产业链的学科。”常明昌言语中透着高兴。他坚信,未来一定能培养出更多服务于食用菌科研和产业的专业人才。
  如今,在常明昌团队的努力下,我省食用菌产业,从技术到规模都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科技扶贫十五年杰出贡献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食用菌行业科技扶贫带头人”“全国师德标兵”等荣誉。近期,他准备与神农集团合作,打造山西食用菌全产业链。就像他说的那样,这朵精心浇灌的蘑菇之花必将长盛不衰。

山西晚报记者 张婉

  记者手记
  科研与扶贫都要“久久为功”
  在和常明昌教授的交谈中,他多次说到一个词:久久为功。对待科研、扶贫,他始终坚持这样的信念,并全心投入。
  “在贫困地区开展农业生产不能‘五花八门’,要推行标准化生产,只有这样才能够长久,这也是我在几十年的扶贫工作中一点一点认识到的。”常明昌说,科研是他毕生的事业,扶贫则让他的人生更加充实。
  正是有这样的信念,让他无怨无悔初心不改,单是去大同广灵的种植基地,来回一次就要800多公里,十年间他走了50多趟。一年光去中阳的木耳基地20多次,不计报酬、不惧辛劳。
  “无论是扶贫还是做科研都需要‘久久为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说。

(责编: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