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毛建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存海:
一杯药茶振兴一方经济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毛建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存海:
一杯药茶振兴一方经济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毛建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存海现场称重制作茶饼。(资料图片)
它是管涔山深处的一株岩青兰草;它也是散发着阵阵清香的毛健茶。
随着“山西药茶”品牌声名远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毛建茶制作技艺让宁武毛健茶的品牌影响力、全产业链正悄然形成。
作为传承人的张存海一边传承着传统制茶技艺,一边带领着社员们创造美好富裕的新生活。
关于毛健茶的传说
宁武县,又称凤凰城,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其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帝王将相都喜欢来此狩猎避暑休闲,历代的京官、南方籍文官武将在宁武任职者居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饮茶嗜好,宁武人受其影响,不仅留下了饮茶习惯,还掌握了制茶的技艺,自此饮茶之风在宁武盛行,一直延续至今。
毛健茶不仅有历史沿革,还有神话传说。
宁武县涔山乡小石洞村一直流传着一个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二郎神担山赶太阳”。相传有一天,二郎神担山云游,行至小石洞村虎头山下驻足小憩,此时恰巧赶一妇人早晨出恭,二郎神歇息片刻准备起身继续担山赶太阳时,突然发现肩膀上的两座大山挑不起来,于是只好把这两座大山放在小石洞村东西两侧。
之后,八仙云游至芦芽山,见有毗卢佛道场,于是众仙入庙叩拜。拜罢众仙家准备一路向西云游,突然,蓝采和看到一株开着紫蓝色花的小草,便随手采来放入药篮。众仙家一路腾云驾雾,不一会来到小众仙家随着张果老叫声望去,只见山中紫气如烟,宛如人间仙境!大家你追我赶涌向清真山,觅得一处幽静所在谈经论道。此时蓝采和让众仙观赏他采摘的紫蓝色花朵,众仙看后都赞不绝口。随后蓝采和将花朵全草放入身旁山泉内,刹那间泉水变为红黄色,且清香扑鼻,众仙取来饮之,入口甘甜、沁入心脾,称赞真乃人间茗品,蓝采和告诉众仙此物名为“岩青兰”,是神农尝百草而命名,可去百病。
蓝采和随即蘸水挥向群山,刹那间漫山开遍此花,后来当地人把此草称为“芦芽仙草”。蓝采和传授当地老百姓制茶技艺,从此人们便把“芦芽仙草”所制的茶叫做芦芽仙草“毛健茶”,作为上品招待宾朋。
一日,太上老君云游至此与八仙论道比法,八仙各显神通指手造出八座山峰,加上太上老君“指造”的“望仙峰”,形成了宁武当地著名的“清真山”。清真山包含九峰一山:“宝鼎峰”、“麗雪峰”、“望仙峰”、“海日峰”、“挂月峰”、“迎鹤峰”、“凝碧峰”、“翔凤山”、“紫翠峰”、“玉华峰”。后来张存海成立合作社及毛健茶品牌的名称“九峰毛健茶”皆是由此而来。
四代传承发扬光大
见诸宁武县的县志,有记载的涔山乡人张鹏根是第一代制茶人,张鹏根是张存海的曾祖父。据张存海介绍,张鹏根主要擅长做两种工作,一是古建筑、民用建筑、门窗、家具、田间地头工具加工制作,二是毛建茶加工制作;受他影响,儿子张发旺、孙子张满厚把这两项技艺传承下来。经过三代的发展,毛健茶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成为可以在宁武、神池、五寨集市上换取米面、肉类及生活用品的“硬通货”。
到了张存海这一辈,他依旧遵循了祖父辈们的脚步,幼时平日从事木匠工作、伏天制作毛建茶。不过,张存海在沿袭老辈人实木制茶机械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又自己发明创造了毛健茶专用机械,对毛健茶根、茎、叶、茸毛细化分解,分解后的毛健茶滋味鲜醇,口感滑润,回味悠长。
毛健茶不仅口感卓然,而且还具有药用价值。研究发现,生长与高海拔极寒地的毛健草,富含黄酮类物质、有机酸、甾醇类物质等活性成分,具有健胃消食、减肥、凉血止血、降低血脂、清热消炎的作用。长期饮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
在张存海这辈制茶人的辛勤耕耘下,毛健茶制茶技艺得以创新,张存海创办的九峰茶厂也成为业内重要制茶企业,产品走向全国20多省市,九峰公司旗下“九峰”“岩青兰”“添三斗”牌产品也受到了众多爱茶人士的好评。
一片叶子振兴一个产业
秉承着好东西要更多人一起享用的理念,2007年,张存海成立了宁武县九峰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张存海就将贫困户纳入到了合作范畴,他带领合作社成员一起种茶、采茶、制茶。由于合作社建立在宁武县万年冰洞景区内,张存海便利用“旅游+产品”机遇,一边传承着传统制茶技艺,一边带领着社员们创造新的生活。
2010年,宁武毛建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山西省忻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张存海被列为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毛建茶制作技艺传承人。2017年宁武毛健茶制作技艺被列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张存海被列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毛建茶制作技艺传承人。
2019年,张存海走上了事业发展的快车道,他成立了毛建茶制作技艺扶贫工坊,采取了“政府+企业+贫困户”三位一体精准扶贫模式,带动了周围100多户农户,员工130多人采集毛建茶原材料,户均收入8000余元,其中涉及贫困户60户。2020年,张存海的工坊又新增了30户贫困户,为100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据张存海介绍,去年,他已成功举办了3期非遗培训班,从非遗传承、毛建茶技艺、传承谱系等多个方面对培训人员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培训。
今年50岁的张润兰,家中有三口人,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家人靠种庄稼生活,家庭年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2019年6月,张润兰加入了张存海的工坊,成为了工坊的一名员工,“活也不累,每天工作八小时,一个月就有1400元的收入,干几个月就能顶之前我们家一年的收入呢。”张润兰高兴地说。
截至目前,张存海已经成立了两处非遗传习馆,一馆位于万年冰洞景区,占地约3340㎡,以生产制作销售为主,年总加工能力达11吨,现有固定贫困户员工15人;二馆位于宁武县城刘家园外环路二期移民区,占地约750㎡,以毛健茶精细化挑拣、成品茶包装、销售、产业带贫安置贫困户就业为主,现有贫困户员工12人。
此外,在宁武县委、县政府大力扶持毛建茶种植的政策下,张存海在万年冰洞景区附近的麻地沟村又扩展了一处集毛建草育苗、种植、传统制茶技艺培训、茶园观光、非遗古法制茶互动为一体的毛建茶产业综合体验基地,据介绍,该基地可直接吸收贫困户30多户,员工70多人参与毛健茶种植。
“一杯毛健茶,在乡村振兴的发展大潮中泡出了新味道,张存海要抓住全省上下倾力打造‘山西药茶’品牌的良好机遇,坚持质量品牌宗旨,把宁武毛健茶推到更广阔的市场去。”工艺美术业内资深专家李荣钢说。
茶香仍在口中,幸福留在心底。在唇齿留香间,记者看见了毛健茶带领宁武走上兴业富民的康庄大道。
本报记者王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