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焦化产业:聚力绿色转型 引领高质量发展
孝义焦化产业:聚力绿色转型 引领高质量发展
胜溪湖畔,水天一色。转型、绿色,已成为孝义市焦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代名词。
近年来,孝义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利用焦化产业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条,狠抓绿色生产,全面提质增效,实现企业向创新型、高端集约型和绿色环保型方向转变。
清洁 让绿色发展成为主基调
步入孝义东义煤电铝集团有限公司厂区,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草坪映入眼帘,放眼望去,蓝色厂房、黄色交通标线、绿色植物、红色的花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五彩斑斓。
“对于焦化企业来讲,洁净的厂区环境意味着低排放、低污染的效果显著。”该公司董事长穆锦珲将“环保是一项良心工程”这一标语,刷写在厂内多处关键位置。
而孝义市金达煤焦有限公司,封闭的精煤大棚旁,却种有一片菜园,西红柿、小白菜等应有尽有。“这里所有的菜供应职工企业食堂,大家吃得安心、开心。自给自足嘛!”备煤车间负责人姚守才笑答。
“这座投资1.2亿的这座长385米、宽89米、高38米的储煤大棚,通过全封闭传送,做到零污染,不仅节约成本,更是绿色发展的体现。”姚守才向记者介绍。
“焦化产业必须绿色发展。”孝义市工信局局长梁洪感慨地说,近年来,孝义焦化行业“上大关小”,千万吨级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整合全市焦化产能,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转型 让绿色发展成为主旋律
一次性餐具、手套、餐布、拖鞋、食品包装袋……孝义市金晖兆隆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展柜前,这一系列塑料制品引起记者的好奇。
“这些产品可完全自然降解,无毒无异味,对人体安全无害。”公司负责人李雅娟介绍。金晖兆隆是金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属于寻求转型、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绿色经济的转型项目。“公司成立改性中试研发中心,优化生物降解塑料性能、积极探索生物降解塑料应用领域。”
资源型企业转型,在“另起炉灶”同时,孝义致力于让“老树开新花”。焦化行业高耗能,推进余热发电;焦炉煤气污染空气,延长产业链,将其变成液化天然气、甲醇、合成氨等;湿熄焦耗水产污,上马干熄焦技术……
焦化行业发展经历人工化、机械化、电气化阶段,现正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转型、技术升级的进步在不断重塑焦化行业。”东义煤电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穆锦珲认为。
智能 让绿色发展成为主渠道
常信煤矿总部的实时画面中,115公里外的地下200米中央变电所内,防爆式轨道巡检机器人,正在利用5G技术进行视频与数据传输。
“智能机器人井下作业是智慧矿山一大亮点,我们要打造全国第一家无人化智慧矿山。”常信煤矿出资方、孝义鹏飞集团董事局主席郑鹏信心满满。
从2020年起,鹏飞集团全面开展5G智慧煤化工建设,成立“5G+智慧煤化工联合实验室”。项目经营实现整体减员幅度5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12%,生产成本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40%,能源转化率提高44%以上;实现远程控制、现场无人化生产。
孝义市金达煤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座全封闭拱形精煤大棚,在解决环境污染同时,更显智能化。“大棚储煤量大,运输过程中运用PLC自动化配煤控制系统,采用全自动刮板取料机,实现现场无人操作,解决运煤连续性、大型化作业难题,有效提高配煤准确度和均匀性。”公司副总经理刘铭亮介绍称,精煤大棚防尘、节煤成效显著,减少大气粉尘污染,阻断煤尘流失。
据统计,大棚每年可节约煤量达1—2万吨,备煤系统自动化对错峰采购精煤起到重要作用。仅2020年冬季,公司在煤价较低时提前集中采购20多万吨精煤,成本减少2000余万元。
如今,孝义焦化产业在省内率先进入大型现代焦炉时代,持续推动焦化行业装备改造升级和绿色循环发展,全力打造全国最强、环境最好、产业最优、绿色发展的现代化焦化产业基地。
本报记者 燕中兴 通讯员张世川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