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沁水奋力谱写高质量转型发展新篇章

时间: 2020年06月08日11:14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分享到: 评论:


  近年来,沁水县紧跟省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步伐,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先行先试、狠抓落实,在转型发展新征程上勠力攻坚、不断进取,不断扩大新成果,干出了业绩、干出了形象,呈现出一派政通人和、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大好景象。
  一场雨水后,雨过天晴的沁水,美得不像话,天空被“洗”得碧蓝澄净,清澈无比。不是真实的数字,谁也不曾认为这里是产煤大县,沁水县含煤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0.5%。含煤面积2422平方公里,煤炭产业曾经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煤炭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之路是沁水的首要任务。
  走进中煤华晋里必煤矿,进矿大桥两侧绿树迎风招展,该矿着力于建设低碳绿色智能化矿井,煤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里必煤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为实现瓦斯气体的有效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煤矿投产后采用预抽钻孔治理煤层瓦斯,抽采出的瓦斯将通过瓦斯管道直接供给瓦斯发电厂使用,避免了瓦斯外排对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同时瓦斯发电厂工业热水将通过管道运输至风井场地燃气锅炉房,再通过空气加热室向井下输送热气,作为井筒采暖渠道,实现工业用水有效利用的目标。
  多年来,该县大力实施煤炭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走煤炭“减、优、绿”提质增效之路,积极推进煤炭开采方式向绿色智能转变,煤炭利用方式向清洁高效转变,煤炭发展方式向生态友好转变,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
  在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基础上,该县立足煤层气产业优势,推动煤层气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煤层气相关工程服务和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以煤层气为主要燃料和原料的利用产业,提升民用煤层气保障能力,优化煤层气开采项目优化审批服务,多举措推动煤层气产业加快发展。同时引进和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热能新技术,不断提高新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是沁水的优势,转型发展是沁水巩固生态优势做出的必然选择,如今沁水经济转型态势持续向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处处呈现出青山竞秀,绿水悠悠的美丽景象。
  转型发展、产业支撑,重点是工业,同时也要把农业、旅游服务业搞上去。位于沁水县张村乡的有机谷子现代农业产业园立足于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最大的小米生产加工销售基地,该产业园采取“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第三方+农户”的模式,带动“农业种植推广、农副产品加工、农业观光体验”发展。今年共种植有机谷子5000亩,带动400户农户产业增收和50户贫困户务工增收。
  为深入做好农业发展这篇文章,沁水县将现代农业作为2020年主要工作之一,投资7.5亿元,实施25个产业项目。争创1个省级、3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极力壮大产业基础;以“沁水蜂蜜”为龙头,加快“蜜蜂谷”建设,建成蜜蜂博物馆,做强蜂蜜品牌;以中村香菇、土沃银耳为龙头,做优食用菌品牌;以连翘、杜仲、紫苏等中药材产业为基础,做大药茶品牌;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旱作良种攻关、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绿色循环发展“六大工程”,完成高标准农田8000亩,争创全域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
  沁水县坚持抓好文化旅游开发,围绕“一核两线三区多点”旅游空间布局,抓好旅游公路路网提升,做好太行洪谷、湘峪古堡、历山等景区开发,持续提升景区品质和接待能力;依托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广泛开展云上旅游资源推荐和文旅活动推广,持续叫响“千年古县、如画沁水”名片。

本报记者崔振海 实习记者暴丽鹏 通讯员于春艳

(责编:马云梅、褚嘉琳)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六旬大妈童心未泯 重温儿童时代六旬大妈童心未泯 重温儿童时代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