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到的服务给我们吃了定心丸”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太原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这是我们首次进行国际招标,开始前有不少顾虑,是他们周到的服务给我们吃了定心丸。”4月11日,说起前不久进行的太原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车辆采购项目和信号系统集成采购项目的招标过程,太原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合约部的尹文娜这样评价招标平台山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太原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车辆采购项目和信号系统集成采购项目是我省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预算共计17.93亿元。因为涉及海外公司投标,需采用国际招标,所以选择了规格更高、可以提供相应软硬件设施的山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招标平台。
  开标前,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武守强带队,两次到太原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上门服务,了解项目评审的需求,梳理评标的流程,反复确认全流程每个步骤的所有细节。尹文娜说:“工作人员对项目招标过程进行了预演,全过程复盘,现场确认我们提出的所有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
  地铁项目的评标专家来自全国各地,因为要保证招标过程的公正性,专家们一旦抵达报到就要全封闭管理,所以专家往往在开标前一天才来。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提前协调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楼的物业公司等单位,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
  这次进行的两个项目招标规模大、复杂程度高,而且因为涉及中英文双语,没有采用常规的线上评审。线下纸质评审,投标文件全部要打印出来,各家公司的标书等各种资料总共有150多盒。“这么多资料要搬来搬去,想想都发愁。”尹文娜说,得知这种情况后,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安排了专人在开评标过程中帮忙搬运,“开、评标室间搬一次用车拉都得七八趟,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
  由于投标过程无法在当天结束,需要隔夜评审。为了确保评审的公正性,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行政监督员及招标人代表提供监督室,全程见证开评标过程,确保开评标现场活动可留痕、音视频资料可调阅、违纪违规行为可追溯。
  这一系列的周到服务真正让招标过程无障碍、参加招标的人员无后顾之忧。

本报记者安晓奕

(责编:candy、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