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上路 纵情山水
——“体育山西、健康山西、幸福山西”全民健身骑游活动侧记
骑行上路 纵情山水
——“体育山西、健康山西、幸福山西”全民健身骑游活动侧记
幸福大道
快乐骑行
东西山旅游公路,一条展示太原锦绣风光、串联城市独特景观、迸发绿色发展活力的生态长廊,于7月11日又一次敞开怀抱,迎接她的老朋友们——广大骑游爱好者,“体育山西、健康山西、幸福山西”全民健身骑游活动在这里鸣枪启动。
几场大雨过后,旅游公路沿线层林叠翠、川容如画,空气湿润清新,让人不由得深吸几口。一进入位于迎泽区松小线的观家峪村,人们就被一种热情和欢乐的氛围包围,身着红色和蓝色骑行服的骑行者,分别朝东、西向排列,整装待发。他们分别由东往南和由西向北骑行,各自骑行9公里到达位于东西山旅游公路沿线的五龙城郊森林公园和石虎沟服务区。
健康骑行的响亮回应
骑游队伍中,有不少是六七十岁的老者,他们中有人选择骑游的原因是一些疾病困扰。多年的骑行活动,让他们远离了这些疾病。山西太原快乐骑游队队长吴海林就是其中之一。吴大爷身板硬朗、说话声音洪亮,根本看不出已经69岁了。他10多年前从太钢选择内退,是因为心脏问题,“总觉得心慌,有时呼吸不畅。”2003年他和朋友玩起了自行车,然后成立了骑游队,17年过去了,以前的老毛病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感觉不到心脏有啥不舒服,权当没事人一样。”他乐呵呵地说。每周他都要组织骑友们来几个百余公里的活动。
张阿姨和丈夫都是骑游爱好者,两人的退休金每月6000元左右,日常生活被安排得井井有条。当面对单价1.3万元的自行车时,两人毫不犹豫地各买了一辆。夫妻档骑行爱好者是好伙伴,但买起骑行装备来也必须双份儿,算是队伍里比较“烧钱”的一类。“与其买药,不如买车。”张阿姨这样回应自己的“烧钱”行为。
体育产业的多彩答案
可喜的是,骑游人群中,活跃着不少年轻面孔,20岁左右的毛头小伙子、30岁开外的职业女性、40岁上下的单位骨干,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对于骑行运动的热爱和追捧。
周扬经常带着儿子长途骑行。作为资深骑行爱好者,他坚信体育是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去年,父子俩已经一起完成过一次长途骑行。周扬认为,骑行不仅是健身方式,更是增长见识的旅程,骑到哪里,都可以停下来看看当地博物馆,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对于孩子,他很明显地感受到,在经历过骑行之后,孩子性格变得更坚韧了。
段宝珍40岁出头,骑行10余年。工作之余,他选择在周末骑行。“对于个人来讲,骑行是开辟绿色储蓄银行,为更长的生命周期储值。对于城市来讲,发展一种老少皆宜的体育产业、全民健身活动,是一种绿色的发展方式。”经历过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他,对自行车产业发展有更多思路和见解,“赛事过后,与之相关的运动装备、培训、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均得到迅猛发展。”
绿色发展的幸福之路
“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举办以来,我市骑游人次增加了70万左右。从感官上来说,我们经常能看到路上有三五成群的骑行队伍。”太原市骑游协会会长张旗介绍,中国自行车协会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骑行已经成为继健身、跑步之后的又一大众运动项目。目前,全国有1亿多人经常性骑车或把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
“现在道路路况都非常好,骑行无疑是方便了许多。加之赛事的增多,越来越多人骑行不足为奇。”骑友季秀成有15年的骑行经历。他退休前是市政工作人员,骑行这些年,他用车轮丈量着城市的变化。“东西山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将太原整个东山、西山串联起来,拓展了城市框架,优化了城市路网结构,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条幸福路。”他用手指了指公路两侧的花圃和景观植物,感叹道:“如今我们都很羡慕这里的村民们,环境更美了,他们出行方便了,当然我们也享受到了这样的好环境,每天总要骑车溜达一圈。”
季秀成是骑游队伍里见多识广的人,他曾数次骑车前往新疆、西藏,去过全国多省份,还游历过印度、泰国、俄罗斯等地,虽然走过很多地方,但对于东西山旅游公路,他的体验感是一级棒!
9时40分许,当骑游活动鸣枪后,红蓝相间的骑游队伍驰骋于彩色赛道,向着幸福进发。
本报记者胡引平/文 宿晓健 梁琛 柴杰梁 米国伟/摄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