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幼升小、小升初招生入学政策出台
今年,面临幼升小、小升初的学生和家长注意啦!太原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政策出台,6月24日,太原市教育局对2019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进行了安排。
小学入学办法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县级政府主体责任,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服务片区范围,科学确定入学方式。学校数量较多的县(市、区)要合理划分学区范围,保证学区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大致均衡。小学入学对象按划定的片区确定。
符合入学条件、需在本市小学就读的适龄儿童,均应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进行网上报名登记。
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应在户籍所在地县(市、区)学校入学,严禁跨县(市、区)在公办学校之间择校。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不符的适龄儿童,确需在实际居住地入学的,由实际居住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不得择校。
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居住证所在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不得择校。
民办小学招生网上报名工作结束后,由其审批设立部门向社会公布报名情况。当报名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时,全部录取;当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时,招生计划的30%通过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70%通过自主招生方式录取。按照省教育厅要求,电脑随机派位比例将逐年提高。
凡已被民办小学录取且已签订协议的适龄儿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不再为其安排公办小学学位。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由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不得择校。
初中招生入学办法
初中入学对象按划定的对口小学或片区,以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形式分别确定。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稳妥实施多校划片,采取随机派位方式入学。
凡跨县(市、区)就读的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原则上应回户籍所在地县(市、区)就读初中,严禁跨县(市、区)在公办初中学校之间择校。确需在实际居住地入学的,由实际居住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不得择校。
凡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由居住证所在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不得择校。
太原市外国语学校、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和太原市进山中学校提前面向城六区小学毕业生招收小语种学生和航天实验班学生。具体办法由学校根据实际提出申请并制定招生方案,报市教育局审核备案后实施。
全市民办初中学校招生具体实施办法另行下发。
班额不能超过规定人数
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均衡编班要求,严格落实课程标准,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要求,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不得以任何理由压缩课时、加快教学进度。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要切实履行监护人职责,除送入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或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相关社会组织外,不得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其他方式组织学习替代接受义务教育。
民办中小学校原则上面向审批设立部门管辖区域招生,确需跨区域招生的,由审批地和生源地双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申请,并结合生源地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合理确定招生计划,纳入生源地统一招生。各民办学校均不得招收太原市行政区域以外户籍生源(不含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已在本市小学就读且有本市小学学籍的应届小学毕业生)。任何民办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提前组织进行报名、面谈等招生工作,不得招收未经网上报名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各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超计划招生。起始年级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班额招生,即小学起始年级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起始年级班额不超过50人,坚决防止产生新的大班额。
山西晚报记者 杨晶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