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食堂“饱胃”又“暖心”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太原新闻>>实施“七区”战略 擘画大美小店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自从有了社区食堂,我们每天不再为吃什么而发愁。”7月27日中午,小店区黄陵街道民航社区食堂里,几位吃饭的老人笑着说,社区食堂是他们的“幸福餐厅”,政府把实事办到了大家心坎上。

去年以来,小店区布局建设了27家社区食堂,为居民就餐提供便捷与实惠,尤其让老年人能就近吃饱、吃好,安享晚年。

“党建+养老” 食粮品质好

过油肉、小酥肉、西红柿炒鸡蛋、各种炖菜……7月27日上午11时许,民航社区食堂内,热气腾腾的饭菜被摆上售饭口,很快就有居民进来买饭就餐。

“这里的饭菜种类丰富、干净卫生,还有7.8元的优惠套餐,放心又便宜,吃完饭还能和老姐妹们聊聊天。”家住泰达小区73岁的韩大妈高兴地说,她和老伴年纪大了,腿脚不灵活,食堂离家只有几十米,吃得舒服还方便。

社区食堂开业半年多,菜品多样小份、半成品可外带,缩短了居民回家做饭的时间,还为残疾人、高龄老人提供“爱心送餐”服务,深受好评。

照顾了肠胃,也要滋养心灵。社区以党建为纽带,对食堂实行“三进三开放”,即红色教育进食堂、文化活动进食堂、志愿服务进食堂;社区食堂宣传阵地向社区党组织开放,餐厅场地向社区居民开放,放学时间向学生开放,将食堂升华为居民的“精神食堂”。

食材自家产 新鲜还管饱

走进刘家堡村社区食堂,环境温馨、灯光明亮,墙面布置孝老敬老氛围浓厚。

11时30分,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排队进入餐厅,拿起餐盘打菜,然后找到自己的位置放下,再起身取回一份主食,或米或面,随即开始享受简单热乎的午餐。

在王改篆等几名平均年龄80多岁的老人这一桌,一众老姐妹不论吃米还是面,各自餐盘里盛的菜都是一热一凉,不一会就吃得干干净净。老人笑眯眯地说“每日三餐都在这里吃,每顿饭四菜一汤,有营养又好消化。”

社区食堂负责人介绍,肉、蛋、菜都是村里自产,包括辣椒、陈醋等调味品,每天早上送来,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真正做到了健康安全、成本可控。“不到12点,老人们就吃完了,只能堂食、不许打包,我们崇尚节约。”

家家有特点 搭起幸福桥

在许东抱鼓巷社区食堂,就餐居民陈昕说:“我就是冲着社区食堂的饭菜质量才来吃的,里面厨师做啥能看得一清二楚。虽然外卖更方便,但我看不到,不放心。”

这个食堂主打轻油、锁鲜、好食材的小份蒸菜,用最质朴、最健康的方式保全食物的原味原态。经营企业是美特好旗下品牌,有强大的物流供应链体系作支撑,还实现了全自动后厨、全流程可追溯,饭菜质量留住了众多回头客。

滨东社区食堂开业较早,不仅解决了“上班族”“学生族”及小区老年人的用餐需求,社区食堂还包含茶室、阅读吧及上网自习室等活动区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常来。

一家家社区食堂响应政府号召,为居民提供最便利的就餐场所、最营养的可口饭菜、不同群体的优惠政策和多元服务,守护居民“舌尖”安全,也拉近了社区和居民间的距离。(记者 王丹 通讯员 呼欣慰)

(责编:董春萍、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