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侦民警揭露三种常见诈骗手法
经侦民警揭露三种常见诈骗手法
本报讯 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传统犯罪明显下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已成为主流犯罪,并且伴随社会形势发展和社会热点,诈骗手法不断迭代更新。当前常见的诈骗手法有哪些?广大人民群众应该怎样防范?在5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政委段波揭秘三种常见诈骗手法。
以前的冒充黑社会、虚假中奖、重金求子等诈骗手法已经逐渐消失,当前常见的诈骗类型主要有网络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领导熟人和冒充公检法等,主要在钻以下空子。
一是利用受害人急于赚钱的心理。诈骗分子通过发布网络任务、网络平台交友、网络聘请专家授课等方式,吸引受害人并获取信任,先让受害人获取小额利益,吸引大额投资后,以种种理由拒绝提现,甚至要求继续投资,以此实施诈骗。比如虚假投资理财、网络刷单返利等。
二是利用恐惧紧张心理。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贷款公司、卫生防疫部门等人员,利用非法购买的或被害人不经意提供的个人信息,编造受害人可能非法出入境、骗取贷款、妨碍疫情防控等虚假情况,并伪造相关法律文书,让受害人产生恐惧心理,制造紧张气氛,迫使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或者直接让受害人转款到指定账户来达到诈骗的目的。比如冒充公检法诈骗、网络虚假贷款诈骗、冒充疫情流调人员诈骗等。
三是利用先入为主心理。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取受害人的手机号、工作单位、网络购物、快递、网络账号等个人信息,通过电话联系受害人或微信添加好友,并准确说出受害人的相关个人信息,先入为主获取受害人信任,声称帮忙过桥转款并伪造转账凭证,或者通过屏幕共享、诱骗受害人提供手机验证码等手段,诈骗受害人钱财。比如冒充领导熟人诈骗、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
警方提醒大家,面对不断迭代更新的诈骗手法,群众要谨记“未知链接不要点,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还要积极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不断了解掌握最新的诈骗手法,提升识骗防骗意识。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微信、QQ和支付宝等各类账户,不要出售、出租、出借他人,更不要帮助陌生人转款,否则可能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受到法律追究。(本栏稿件由 杨 沫 采写)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