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疾控中心提示:注意甄别流调电话和诈骗电话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山西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本报讯 流行病学调查是查清感染来源,有效控制疫情蔓延的重要手段。为持续巩固我省疫情防控成果,做好疫情调查与控制,省疾控中心提示,防疫流调来电,公众务必接听,如遇不法分子借机实施电信诈骗,请收好这份辨别贴士,提高警惕,注意甄别。

  疾控专家表示,公众接到流调电话,请保持镇静、积极配合。若被判为密接,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感染,保持镇定,听从流调人员建议,加强个人防护,等待下一步隔离管控或核酸检测措施。如实告知流调人员个人基本信息、新冠疫苗接种记录、健康状况,以及近14天内接触史或旅居史等情况,流调获得的所有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

  疫情防控形势牵动人心,防疫流调电话也进入大家生活,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借机实施电信诈骗。公众突然接到“流调电话”,难免紧张,忘记加以甄别。专家提醒,流调电话基本都是本地的手机号或固话,不可能是境外电话。国际来电,特别是开头有“+”的电话,或是不显示归属地的电话,基本都是诈骗电话,别接。流调电话可以回拨(哪怕回拨提示占线),诈骗电话基本不可正常回拨。流调电话中,工作人员会问您身份证、姓名和行程,但是绝不会问银行卡号、财产情况等,不会让您下载任何APP,更不会给您发送二维码扫描、发送链接让您点击、索要密码或验证码、要求付费、要求加入QQ群或微信群等,也不会以任何理由让您转账和进行所谓的“资金核查”。遇到上述情况,就要多个心眼。

  疫情防控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公众要积极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如实提供近期活动轨迹。流调人员可能会请您查阅通话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电子支付记录、照片、日志等,帮助您回想出行、社交情况。同时也会进行事件联想,询问近期发生哪些印象深刻的事件,以此为起点回忆接触的人、去过的地方;还可能会询问除日常生活工作外,近期有无例外事件或新结识的人,并请家人、朋友以及共同出行人员帮助回忆。对瞒报、虚报行程和接触史,引发疫情传播风险或其他严重后果涉嫌违法犯罪者,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追究责任。(魏 薇)

(责编:温文、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