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习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 时间的长镜头,记录下习近平总书记繁忙的身影—— 离京考察,三天三地,在行程紧凑、内容务实的调研中思索中国式现代化前行方向;赴拉美“走亲访友”,11天时间密集出席近40场双多边活动,达成60多项合作文件;对社会工作、供销合作社工作等作出重要指示;同各国各界人士保持友好联系…… 在日复一日的勤勉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践行为国为民的承诺。
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此次“春节”申遗成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成果以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的具体体现。
12月4日,我国第11个国家宪法日。2024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正在全国开展,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可以成功,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可以成功。这是中国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世界意义。
“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勇于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作出战略部署。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日视察信息支援部队,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信息支援部队第一次党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信息支援部队全体官兵致以诚挚问候。他强调,要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夯实部队基础,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信息支援部队,推动我军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跨越发展。
12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信息支援部队,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信息支援部队第一次党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信息支援部队全体官兵致以诚挚问候。这是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赵政 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提出的第一个全球性、大规模、全方位国际经济合作倡议。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路风雨一路歌,“人民”二字始终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上。
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
万里长江最东端的横沙岛,是上海崇明三岛中唯一一个不与陆路连通的地方。10年前,崇明区人民法院将法庭搬到了岛上,建成了上海规模最小的人民法庭——横沙人民法庭。
热解读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搭建起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总书记回顾了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前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围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1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同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记者马卓言)1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同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举行会谈。
12月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尼泊尔总理奥利。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记者马卓言)12月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尼泊尔总理奥利。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再为中国这只大鹏插上两只翅膀,建设好了,大鹏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12月2日,总书记出席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传统医药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需要代代守护、传承精华,也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读懂中国,需要读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点,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改革开放前沿省份福建,深入厦门经济特区,察看自由贸易试验区,释放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鲜明信号。 紧扣“制度”,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厦门,寓意“大厦之门”。
回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你们好!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近日, 25名参赛学生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参赛的心得体会,表达投身创新实践、勇担时代使命的决心。
2021年仲春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说:“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深有感情。” 时隔3年,今年10月15日至16日,总书记再次来到福建,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首次赴沿海地区考察。
10月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考察,在村内码头察看海鲜干货和渔获产品,了解当地推进乡村振兴情况。 一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的谷文昌纪念馆考察。新华社记者的镜头定格下这样一个瞬间—— 参观谷文昌带领全县百折不挠植树治沙事迹的展览时,总书记驻足凝视,仿佛进行着一场跨越数十年时空的对话。
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两国建交75年来,双方始终坚持睦邻友好大方向,持续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我愿同主席先生一道,推动“草原之路”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为两国发展作出贡献,为两国人民增添福祉。
10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24年度颁奖晚宴致贺信。希望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各界朋友继续关心支持中美关系,继续积极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并从中受益,多来往、多交流,不断深化互利合作,共同把“旧金山愿景”变为实景,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福建考察时强调,福建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扭住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在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和省长赵龙陪同下,先后来到漳州、厦门等地,深入乡村、红色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位、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考察调研。
新华社厦门10月1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福建考察时强调,福建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扭住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在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和省长赵龙陪同下,先后来到漳州、厦门等地,深入乡村、红色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位、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考察调研。
【习近平在福建漳州市考察调研】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考察了陈城镇澳角村、谷文昌纪念馆和关帝文化产业园,了解当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传承红色基因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 文字记者:张晓松、朱基钗;摄影记者:鞠鹏、谢环驰、燕雁、申宏。
“谁来养活中国?” 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回应了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端不稳自己的饭碗,就会受制于人。”“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有着特殊的分量。
军委机关各部委、军委各直属机构、军委联指中心、各战区、各军兵种、军委各直属单位、武警部队有关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之际, 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将重新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原标题:习近平对全军军事理论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全面加强新时代新征程军事理论工作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全军军事理论工作会议10月14日至15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鲜明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吹响了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的集合号。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在党领导中国文艺为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而奋斗的征途上,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是一座继往开来的里程碑。
10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通电话。习近平指出,你担任总统10年间8次访华,我同你12次会面,引领两国开启共建命运共同体新篇章,构建起全方位战略合作新格局。我相信,在印尼新一届政府领导下,两国关系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的遗体,14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吴邦国同志因病于2024年10月8日4时3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习近平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胡锦涛送花圈表示哀悼 吴邦国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胡锦涛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吴邦国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的遗体,14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右手高举过头、敬少先队队礼……十几天前,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现场,少先队员向功勋模范人物献上鲜花,敬礼致意。跨越几代人的对视,连接光荣的历史与充满希望的未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
联播+ 10月11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的外方嘉宾。 集体会见时,习主席高度肯定了国际友人长期致力于对华友好事业作出的贡献,鲜明阐释了新形势下民间外交的独特作用,为新时代中国民间外交指明方向。
10月11日,象征着尊老和团圆的重阳佳节,习近平主席在北京集体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的外方嘉宾。 这些长期致力于对华友好事业的外方嘉宾,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老朋友。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塔耶·阿茨克-塞拉西·阿姆德,祝贺他就任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近年来,中埃塞关系全面快速发展,两国政治互信持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塔耶·阿茨克-塞拉西·阿姆德,祝贺他就任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近年来,中埃塞关系全面快速发展,两国政治互信持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并祝全国老年朋友们健康长寿、生活幸福。
1932年、1959年、1984年、2024年,刘长春、容国团、许海峰、郑钦文4名体育健儿为中国在世界赛场上实现零的突破的时间刻度,前后跨越了近百年。 百年风云,变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