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后,习近平主席即将开启2025年首次出访,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周边谱写新的篇章。 应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4月1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访问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 4月1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访问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11日宣布: 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林、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梁强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应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5日至18日对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
4月1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访问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挑战叠加,各国唯有团结协作,才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11日宣布: 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林、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梁强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应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5日至18日对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记者邵艺博)4月1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访问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挑战叠加,各国唯有团结协作,才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
新华社快讯:4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4月9日,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九届峰会在轮值主席国洪都拉斯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峰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包括中国及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在内的“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11日宣布: 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林、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梁强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应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5日至18日对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
热解读 4月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此次会议对我国未来周边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并首次提出“亚洲安全模式”。
习近平: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4月9日,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九届峰会在轮值主席国洪都拉斯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峰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包括中国及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在内的“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
“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当此之时,重温这些话,更觉振奋和笃定。
春和景明,山花烂漫,蜿蜒的居庸关长城随着山峦的曲线起起伏伏。 “习爷爷,我来中国爬长城的心愿实现啦!”迎着和煦的春光,16岁的阿联酋中学生艾哈迈德·穆罕默德(中文名:小虎)举起手机自拍,把青春笑容融入灿烂春景:“我还会来第二次、第三次!” 2024年春天,阿联酋“百校项目”示范校哈姆丹学校和亚斯学校40名中小学生代表分别用中文致信习近平主席,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和热爱,立志做中阿友好的使者。
4月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主持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出席会议 4月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原标题: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主持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出席会议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 中央周边工作会议4月8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2024年12月11日,在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成绩、说问题,强调“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 习近平总书记曾以“大海”为喻,道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底气,一番话语掷地有声。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习近平总书记曾以大海为喻,纵论中国经济。
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无数英雄烈士矢志不渝、前仆后继,书写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史诗,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烈士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春和景明、惠风和畅,又是一年植树好时节。 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畔,在万物生长的时节,同干部群众一起种下绿色的希望。
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畔,春意盎然。 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同干部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
梨花风起正清明,慎终追远寄哀思。 河北唐山,大钊路经过青春广场通向富强街;湖南娄底,蔡和森大道走向复兴街;安徽合肥,延乔路与集贤路最终通往繁华大道……英烈闪亮的名字,成为复兴路上奋进的路标,标注着那段峥嵘岁月里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学习进行时】“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清明时节,人们更加深切缅怀那些为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作出牺牲和奉献的英雄先烈们。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回望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 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 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 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主义 在人类历史的长卷上 写就一部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国土相继沦陷时的屈辱不甘 30万南京同胞惨遭杀害的深重苦难 罪恶昭彰的731部队 累累罪行仍待历史的审判 ………… 这些用刺刀刻进民族骨血的悲怆记忆 已化作震彻华夏的警钟 日夜叩响中华血脉中最深沉的警世长鸣 国破家亡的历史记载着屈辱 气壮山河的抗争见证着伟大 九一八奋起抵抗的枪声 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卢沟桥上勇敢的还击 点燃全民族抗战的烽烟 淞沪会战粉碎侵略者 “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 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百团大战“以血肉之躯消灭精良装备之敌” 敌后战场处处是出其不意、卓有成效的抗日游击战 ………… 中国人民以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惨重代价 为民族争取独立 为世界守卫和平 十四年烽烟漫卷 四万万中国人共赴国难 生与死的战场上 有以草根为食 与敌人周旋五天五夜的杨靖宇 有孤军奋战 誓死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 有忠勇无畏 全部以身殉国的“刘老庄连” 还有千千万万 用微薄之力共同撑起不屈脊梁的普通百姓 英雄的中华儿女 向世界宣示中华民族的坚韧与尊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 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此清明 我们再一次回望 不为延续仇恨 只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80年前 历经苦难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而今 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中国人民必将坚定不移地 捍卫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 以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 继续踔厉奋发 砥砺前行 愿山河永无恙,家国长太平!.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棠梨花映白杨树,听风听雨过清明。今天是清明节,是祭奠故人、慎终追远的日子,也是缅怀英烈、山河同念的日子。
清明雨落,山河肃穆。 每一个闪光的名字,都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每一段英雄故事,都在血脉中代代相传。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清明前后,我国迎来植树造林的好时节。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2日向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致唁电,对老挝党和国家前主席坎代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坎代同志家属致以诚挚慰问。全文如下: 老挝党和国家前主席坎代同志不幸与世长辞。
4月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畔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这是习近平同大家一起植树。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4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波黑主席团轮值主席茨维亚诺维奇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30周年。 习近平指出,中波建交30年来,双方秉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原则发展双边关系,政治互信持续深化,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树立了不同大小、不同历史文化、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友好相处、携手发展的典范。
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汇聚共建美丽中国磅礴力量 让祖国大地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参加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日上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植树造林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一环。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行动起来,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造林绿化,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弘扬生态文化,汇聚共建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让祖国大地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原标题: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汇聚共建美丽中国磅礴力量 让祖国大地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参加 4月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畔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这是习近平同大家一起植树。
“不吃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滋味呢?”这是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到基层调研常常说起的一句话。他打比方说:“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美丽家园的深切期许,也是20年来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生动现实。
全国两会一结束,党中央在全党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的今年党建工作重点任务。
3月2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主席与40余位外资企业全球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商协会代表齐聚一堂。 通过习主席的娓娓讲述,信心在会场内外传递。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作风建设,要在引领,形成“头雁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进作风必须自上而下、以上率下。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统穆尔穆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印度同为文明古国、发展中大国、“全球南方”重要成员,都处在各自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2月17日,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3月28日,在京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 春日的北京,习近平总书记这两次与企业家交流,凝聚共识、传递信心,思虑的都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党风是表现,党性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
2月17日,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3月28日,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文章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31日召开会议,审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关于二十届中央第四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审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关于二十届中央第四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31日召开会议,审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关于二十届中央第四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什么是中国信心、中国机遇?一场世界瞩目的会见里有答案。 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40余位外资企业全球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商协会代表纷至沓来。
“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3月2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向外资企业发出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真诚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