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水网看山东丨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滴水的循环“旅程”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网媒联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3月22日,由山东省水利厅、聊城市人民政府主办,聊城市水利局承办,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协办的2025年“世界水日”主题宣传活动、“沿着水网看山东”主题采风活动在聊城举行。媒体采风团的第一站,走进了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

航拍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

  “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信发集团探索以工业反哺农业,工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是国内首个‘工农互补+双园共创+园村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副总经理张玉兵向采风团介绍,该产业园重点发展了草莓、樱桃、鲈鱼养殖三大产业。

草莓大棚内采用立体种植技术

草莓大棚内的滴灌设备

  走进园区草莓大棚内,可以看到自动卷帘、调温、灌溉、排风系统等设备一应俱全。很特别的是,大棚内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玻璃温室3层立体种植技术,可以上、中、下梯度利用,空间利用增加2倍,增产增收5倍。草莓种植大棚采用信息化控制滴灌技术,根据植物不同生长期需求由芯片按滴控制滴灌水量,全自动水肥闭合循环系统可收集和重新利用营养液,实现水和肥料的循环利用,实现单株耗水节约66%。

樱桃大棚入口处的显示屏显示了大棚内的环境信息

  在樱桃大棚的入口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二氧化碳、土壤湿度等六大环境指标。樱桃休眠和开花结果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控制技术,精准把控棚内四季变换,实现错峰成熟,填补国内2、3、4月份优质樱桃的市场空白期。

  

鲈鱼养殖车间一角

  在产业园鲈鱼养殖车间内,数以百计的圆柱体水池吸引了采风团的目光。“目前共有养殖箱600多个,每个养殖箱内有6000—8000条鱼,采用循环水、高密度、集约化、无污染恒温养殖,配套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一年出三季,亩产鱼150000斤,是普通坑塘养殖的30倍。”鲈鱼养殖车间主任宋庆磊向采风团记者进行了介绍。

  在参观过程中,采风团记者听到的最多的词就是“循环”,事实确实如此,循环理念贯穿了园区的每一个环节。张玉兵介绍,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产生的余热通过管道输送到温室大棚及淡水鲈鱼棚,确保棚内一年四季温度可控;樱桃修剪后的树枝及草莓劈掉的老叶,经二次发酵后做成有机肥用于樱桃园,实现自身循环;鱼鳞、鱼内脏制作成鱼蛋白作为樱桃、草莓的高端养料;鲈鱼养殖产生的废水,经循环水处理后,变成“营养液”,用于樱桃滴灌;鲈鱼养殖产生的粪便,经二次发酵后做成有机肥,用于樱桃的肥料……

草莓大棚内,黑色管道可收集和重新利用营养液

  在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内,采风团记者看到了“鱼果共生”的绿色循环农业新模式,也感受到数字化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展现出的无限可能。

山西新闻网记者 米盈

(责编:林晓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