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地勘人寻找创作灵感

——省地勘局2023年“表里山河地勘人”文艺采风活动见闻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资讯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30920_1816a4fe7865ed0b874c44fc4f18a306.jpg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地质工作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为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我省规模最大、专业门类最全、技术力量最强的地质勘查队伍,由省地质勘查局出资并监管的山西地质集团有限公司以及该集团下设的25个二级子公司,近70年来完成了全省基础地质、找矿找水、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等90%以上的工作任务,为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地质技术支撑。
  近日,省地勘局联合省文旅厅、省文联、省作协、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共同举办2023年“表里山河地勘人”文艺采风活动,邀请40位作家、画家、摄影师、记者分南北两线,深入基层一线,创作反映时代精神、展示地勘风采的作品。
  记者跟随北线采风队伍走进位于临县林家坪的山西汾西太岳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地面瓦斯抽采系统管道井项目现场。伴随着机器轰鸣,省煤炭地质有限公司地质工程分公司的工人们正在辛苦工作。据了解,工人们需使用反井钻机打5个392米深的孔,以解决矿井瓦斯抽放问题,排除矿井生产安全隐患。
  一路向北,采风团来到由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有限公司实施的同煤大唐塔山煤矿有限公司六盘区地面生产补充地质勘探项目建设工地。该项目需在六盘区内地面合理布置24个地质孔和2个水文孔。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蛟龙说:“一旦钻机启动,就不能停止。自从项目开始实施,我们的施工队伍就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即将结束。
  汽车在颠簸的山路上行驶,采风团又来到阳高县王官屯镇的历史遗留矿山。自今年3月9日开始,省地质勘查局217地质队有限公司就在这里实施阳高县2021年黄河流域及重点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项目。该项目旨在修复历史遗留矿山开采后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损毁、植被破坏等地质环境问题,共涉及14个图斑,治理面积44.83公顷,投资950余万元。山路崎岖不平、水资源短缺,都为项目实施带来困难。通过覆土翻耕、播撒草籽、穴栽灌木,山上的油松冒出新芽,柠条的根系深深扎入山壁,野菊花开满山坡。
  最后一站,采风团来到天镇县。2020年,天镇县探获我国内陆中东部地区第一口温度最高、自流量最大的地热井。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深入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阳高—天镇一带深部地热异常区的构造发育特征,继续寻找深部热储。同时设计地热温室大棚,让生菜、奶白菜、紫油菜、朝天椒、奶油草莓、红掌等在适宜的环境下茁壮成长。这种将地热资源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的模式,可以有效推动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表里山河地勘人”文艺采风活动自2021年举办以来,为山西地勘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省地勘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学军表示:“希望各位文艺工作者、记者能够深入基层一线,用心感受地勘事业不平凡的历程,用心体验地勘工作者的艰辛付出,用文艺的力量为地勘事业发展鼓与呼,为新时代地勘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王媛 实习生姚雅馨

(责编: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