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振兴 巩固成果见实效】艺术照亮乡村振兴路

——临县孙家沟村文旅融合纪事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资讯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30920_5fcfe7e8e717ccc4fae46976c1221cc5.jpg

孙家沟村一景。本报记者李全明摄

20230920_f824a4a70fd771243a2be781c6ec5b28.jpg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初秋时节,临县孙家沟村溪水潺潺、绿树成荫、瓜果飘香,中国首个窑洞式庄园艺术馆——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游人如织,游客的欢笑声不时传来。艺术馆古朴的窑洞立柱、门窗上贴满了红纸。山溪旁的崖壁上,有一句格外醒目的宣传标语——“用艺术点亮乡村”。
  正在孙家沟村写生的张二牛说:“这个村用艺术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既保留了乡村味道,又植入了艺术气息,太有‘人文气息’了。”
  孙家沟村是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里古建筑错落有致、沧桑古雅,深受艺术家青睐。近年来,村里办画展、搞农家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里。
  自2018年整村脱贫以后,孙家沟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先机,以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为契机,确立了以发展旅游业为突破口、带动种植养殖业发展的思路,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高村民收入的重要抓手,探索出一条文旅融合、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谢永增开始来吕梁写生,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他以吕梁乡村为素材,创作了大量具有乡土情怀的作品,吕梁也成为他的艺术故乡。2018年,受临县政府邀请,谢永增在孙家沟村建立了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此举不仅使孙家沟村的古窑洞建筑群得到了修缮和利用,还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孙家沟村实现了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华丽转身。谢永增说:“真没想到,艺术馆建起后,老百姓经常来这里看画。”
  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建馆以来,将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风淳朴、风光独特的孙家沟村作为创作、培训、展示基地,先后举办了“用艺术点亮乡村”——北京画院谢永增工作室吕梁写生专题作品展、“情系乡土·赋彩吕梁”——沿黄美术作品展、“重温红色记忆·倾情美丽乡村”——走进吕梁红色根据地写生作品展等各类主题画展15次,展示了吕梁的秀美风光和风土人情,讴歌了吕梁人民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奋斗精神。
  孙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建龙说:“这两年艺术馆的展览越办越红火,来村里写生的画家也越来越多。我们将紧紧依托艺术馆的资源优势,打造全国最优质的写生基地;依托红色革命旧址,发展红色旅游,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搞写生接待。”
  “开办农家乐民宿第一年赚了几千元,第二年1万多元,第三年6万多元,第四年7万多元。我们接待了很多艺术家、美术大师,有来自四川的、河南的,还有河北的、天津的等。”从事农家乐民宿的村民马爱莲说。
  2019年,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孙家沟村开始开展老村保护行动,同时建设写生基地。从一道道老巷的修葺到一座座老宅的修缮,从村内溪沟的整治到整个村貌的治理,从材料的选择到工匠的确定,从个体的特色到整体的布局,如今的孙家沟村已成为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体验生活、创作交流的平台,也成为人们放松身心、寻觅乡愁的首选地。
  孙家沟村“艺术点亮生活”乡村振兴项目的实践,已成为美丽幸福吕梁的乡村范本。

本报记者李全明

(责编: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