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信社(农商行)多措并举推动信用工程建设落地生根
全省农信社(农商行)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家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乡村振兴作为转型提质的机遇,及时调整和优化信贷投向,提升信用工作创建效果,充分发挥支农支小主力军的作用,加快产品、服务和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领航
稷山农商行以党建为引领,将信用工程与党建相融合,与辖内村支两委建立定期驻村联络机制,先后有12家乡镇支行客户经理受聘“金融村官”,以金融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走好“乡村振兴”这盘棋。他们为乡亲送上党的惠农政策、为村民百姓送上即贷即用备用金,全力当好村民好管家。活动开展以来已惠及6800余农户、25000人,共评选出白名单客户1867户、预授信7504万元,为客户授信到卡469户、1885万元。
网格营销
文水县联社通过“信息收集、客户分类、背靠背评议、张榜公示、审核授信”五步法选树辖内标杆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信用工程建设。23个办贷网点迅速行动,选取23个行政村、居民小区作为试点,积极对接村支两委、社区负责人、村民代表,建立试点村企业、个体户、农户等群体的管理台账,形成“定格、定人、定岗、定责”的网格化营销。截至目前,该联社新增个人授信业务1133户、 6893.59万元,个人客户信息覆盖面已达22518户;已成功办理9笔、2931万元小微企业贷款。
全员参与
临县联社采取“一分二选三定四推五跟”模式,逐村逐户为贫困户建档立卡、评级授信,并开启“班子+片长+专职党支部书记+全员”营销模式,由班子带头,率先垂范,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兼任基层党支部第一书记,各包片片长督促推进扶贫贷款发放,带领支部全体党员到政府指派村镇与贫困户直接对接,每人以客户经理身份发放10笔小额扶贫贷款,覆盖面涉及全县23个乡镇。在推进信用工程中,该联社积极扶持农村贫困户发展自身产业,助力“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产业链发展,形成致富规模。
科学评议
泽州农商行在推进信用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挂职干部和村两委“关键人”的作用,在批量获得客户信息资料的基础上,由挂职干部、客户经理、村干部组成的客户准入评议小组,分别甄别客户信息,汇总评议结果,筛选“白名单”客户,由农户“抵押担保才能贷”向“诚实守信就能贷”进行转变。同时,该行采取“背靠背”评议的方式,不仅弥补了“面对面”获取信息的局限性,更大程度上保证了客户信息的真实性,真正实现农民致富“不差钱”,银行贷款有“金”无险。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档47046户,行政村全覆盖83个,信用主体创建设20个,评级授信8117户、5.53亿元,用信4238户、2.01亿元。
强化奖惩
乡宁农商行将“大零售”作为全年信用工程建设的重点,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加快授信工作步伐,打造“精准营销、集中授信”的服务新模式,推进零售金融快速发展。今年以来,该行已评级授信客户1344户、授信金额0.95亿元,已用信1274户、用信金额0.78亿元,用信率达94.79%。工作中,该行出台验收标准,按月对辖区“整村授信”示范村创建工作进行督导验收。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对已评级授信资料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合规性审查。建立考核奖惩机制,选树典型、表扬先进、督促后进,有效调动全员工作的积极性,全力推动“整村授信”工作高质量发展。
创新模式
河曲农商行发挥点多面广,人员熟悉乡村情况等优势,与各个快递进村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通过部分不涉密信息共享,贷款资金支持,建立多个驻村快递点,并结合当前所设立的金融服务站,加强对所辖村的锚定效应,深入发掘所辖村庄电商网点的发展潜力,刺激农村电商经济大力发展。他们通过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快递网络发展模式,利用晋享直播等网络宣传渠道,鼓励更多的村民加入晋享生活电商的便捷快车中,为农村的广大商家和消费群体提供优质的金融和电商快递服务。(综合陶钦蓉、王剑峰、房志勇、赵德正、王腾达、左航恺报道。统筹:马亚娟)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