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聚力“优势产业” 助力脱贫攻坚
截至2020年月4月末,大同农信社精准扶贫贷款规模达到33亿元,精准扶贫贷款余额占到全市金融机构总额的55%以上,居全市银行业第一。
近年来,大同审计中心坚守省联社“深耕三农、细作小微、精准扶贫、倾力重点”的战略定位,以三个“着力”和三个“推动”的“硬核”举措,持续加大金融精准扶贫信贷投入,全力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截至4月30日,全市农信社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达77.17亿元,占到全市金融机构总额的55%以上。目前,全市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三个“着力”彰显农信担当
着力强化龙头带动,增强脱贫牵引动力。大同审计中心按照“企业带农户”“老板带老乡”“基地带农民”的“三带”扶贫思路,累计发放单位精准扶贫贷款59.74亿元,大力推动当地产业扶贫项目发展,其扶持的140户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项目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做大做强了龙头企业,还增强了贫困户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该中心组织省辖涉农社团贷款,向同煤宏丰天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放精准扶贫贷款3亿元,带动周边闫家园、于八里等村贫困群众月均增收3000元。灵丘县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山西春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20户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信社支持下,成为合作企业,帮助64个村13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就业增收。
着力支持脱贫主体,提升精准扶贫效果。该中心结合贫困县、乡政府的特色产业扶贫规划,因地制宜加大对脱贫主体的支持力度。他们以6个贫困县20万人口的脱贫攻坚为主战场,以乡镇及贫困村为主责任区,集中资源、资金和力量,在特色扶贫、绿色扶贫下功夫,做文章。累计发放个人精准扶贫贷款2.13万户,余额达到13.12亿元。
着力提升科技含量,延伸精准服务半径。该中心以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作为平台,投入建设资金5000余万元,大力推进电子化进程,全面普及现代支付结算工具,确保实现精准扶贫服务多角度、广覆盖。各类电子机具覆盖1083个行政村;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第三方支付服务等覆盖898个行政村。乡镇以下地区助农取款服务点达到953个,最大程度满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所在农村地区现金存取、转账查询等服务需求,有效延伸了精准扶贫服务半径。
三个“推动”助圆百姓梦想
大同审计中心在强化龙头带动、提升扶贫效果和延伸服务半径等大量精准有效工作的前提下,采取三个“推动”办法,将直接扶贫和间接扶贫互补推进,确保了重要产业扶贫项目落地开花,取得了政府增信、农信社增效、扶贫产业增盈、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的“四增”扶贫效果。
推动主动创业成为脱贫致富重要途径。扶贫更当扶志,该中心对有致富意愿、有贷款意愿、信用观念好、遵纪守法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主动上门提供信贷政策。南郊区西韩岭乡身患残疾贫困户柴守春,多年前因病致残、因病返贫,在快速得到大同农商行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后,经营起一个小超市,开启了致富之门;浑源县南榆林乡二岭村的5个贫困户,申请扶贫小贷,成立合作社,利用裁缝技术,为河北企业代加工书包,实现了脱贫致富。
推动特色资源成为脱贫攻坚重要支柱。云州区是全国闻名的“黄花之乡”,截至4月末,云州区联社为黄花及其上下游产业注入信贷资金规模已达到1.55亿元,直接投放黄花种植加工产业贷款1.36亿元,涉及黄花种植面积4万亩,扶持农户1380多户,扶持相关商户和企业20家,有力地促进了该区黄花产业的腾飞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左云农商行将鹊儿山镇光伏入户扶贫项目与信贷帮扶有效结合,努力推动光伏发电项目进村入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02.7万元,为鹊儿镇青疙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光伏发电设备提供支持,贫困户足不出户便可获益。浑源县联社依托“黄芪之乡”优势,将浑源县泽青芪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特色产业扶贫企业重点扶持,协调60多名贫困户进厂务工,搭上致富列车,引领当地9个乡镇黄芪种植产业发展,特色资源变成脱贫致富的规模产业。
推动结对帮扶单位实现“整村脱贫”。广灵县裴家洼村于2013年被大同市委组织部确定为大同审计中心扶贫结对帮扶对象。几年来,该中心工作人员数十次深入该村调研、开展扶贫工作。累计为该村企业发放贷款893.8万元;捐资8万多元,为全村安装了路灯;筹资5万元,修缮蓄水池及管道,极大地改善全村人畜吃水条件;筹资27.5万元,为该村捐建了“爱心澡堂”和“爱心超市”各一处。累计出动清扫车辆10次,帮助该村103户粉刷房屋83户310间,打扫庭院74户,清运垃圾5吨,清理补修公路2.5公里,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加深了贫困群众对党的扶贫政策的理解,乡亲们切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目前,该村不仅整体脱贫,而且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余忠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