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全省农信社(农商行)一季度净投放 贷款335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增72亿元

重点投向抗击疫情、复产复工、脱贫攻坚、春耕生产等领域

时间: 2020年04月29日17:50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山西省农村信用社
分享到: 评论:

今年以来,全省农信社(农商行)按照省联社党委的安排部署,坚持防控疫情和推进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及时将信贷资金投向抗击疫情、复产复工、脱贫攻坚、春耕生产的第一线,牢牢把握住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主动权。截至3月末,全省农信社(农商行)各项贷款余额达5651.45亿元,较年初净增335.54亿元,增速6.31%,较去年同期多增72.44亿元,完成全年投放计划的近41%,有效克服了疫情影响,实现了信贷投放的持续增长。

明确目标“早”部署

疫情发生后,省联社党委引导各县级行社按照“需求就是战场、目标就是靶向”的总要求,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有针对性地迅速部署做好差异化信贷支持工作。在助力抗击疫情和推动复工复产方面,省联社出台五项信贷举措助力疫情防控,并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的相关精神,拿出“十条举措”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帮助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在支持春耕备耕、个体工商户、脱贫攻坚等方面,省联社专门就做好信贷支持春耕备耕工作进行安排,保障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并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还要求全系统精准发力,主动服务,帮助受疫情影响贫困户和产业扶贫企业加快恢复生产,把信贷资金投放到最紧迫、最急需的客户和行业。

主动作为“快”行动

按照省联社党委的部署,各级农信社(农商行)迅速组织力量,积极对接辖内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倾斜信贷资源,安排专项额度,开辟绿色通道,及时满足客户资金需求,通过开展“提升信用工程”创建、“百行进万企、万人进万村”活动,推进整村授信、网格化营销等多种营销模式,积极进农户、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市场开展营销,了解客户需求,加强客户对接,加大对疫情防控、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春耕备耕、脱贫攻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截至3月末,全省农信社(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达4329.92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达1031.29亿元,较年初分别净增182.32亿元和63.07亿元,分别完成首季目标的227.9%和156.28%;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总余额达262.68亿元,较年初净增1.22亿元,今年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02亿元。

瞄准需求“创”产品

各级农信社(农商行)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中,还不断丰富创新信贷产品,推出应对疫情影响、强化金融支持的中小微企业专属信贷产品,满足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如太原城区联社及时创新推出了“复工贷”信贷产品,主动对接信贷支持辖区内食品生产等中小微企业,为某食品公司新增授信1800万元,并在短时间内发放首笔500万元信用贷款,有力保障了太原市场面点和豆制品的供给;孝义农商行创新推出“流水贷”“税务贷”等信贷产品,有效对接行内存量客户及储备客户。同时,各级农信社(农商行)依托“福农卡”“富裕贷”“脱贫贷”等传统信贷产品等优势产品和各地特色产品,加大对各重点农业生产领域的支持,保障春耕备耕生产的顺利开展,确保不误农时。

线上操作“优”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农信社(农商行)积极拓宽服务渠道,运用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渠道,利用手机 APP、移动平板等工具,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保障疫情期间客户的基础金融需求得到满足。如尧都农商行主动与村委对接,加入480个行政村微信群,并专门开通线上申贷通道,为客户提供“零距离”线上信贷服务;泽州农商行依托“泽易贷”平台,大力开展网络申贷,客户在家就可便捷申请贷款;屯留农商行应对疫情影响,对线上申贷产品“屯屯贷”的部分流程和环节进行了调整优化,今年以来线上申贷业务新增3090户、金额1.87亿元。

用好政策“增”活力

3月24日,省联社专门组织召开助力复工复产业务推进暨再贷款政策培训电视电话会,推动全省农信社(农商行)用好货币信贷政策,拓宽低成本资金来源,降低融资成本,积极提升疫情防控期间的信贷供给能力,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满足因疫情防控产生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流动性需求,全力支持复工复产。截至3月末,全省农信社(农商行)已利用21.02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裴蓉花)

原标题:全省农信社(农商行)一季度净投放 贷款335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增72亿元
(责编:褚嘉琳)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四月春光好 红腹锦鸡爱意浓四月春光好 红腹锦鸡爱意浓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