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瑞士“牛魔王”送上网,这样的阳泉有点牛!
说到万物互联的物联网
你一定不陌生
那你听过“牛联网”吗?
很难想象
在阳泉的一个小山村里
这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
一大波来自瑞典的“牛魔王”
在这里借助“牛联网”被送上网
实现了“万牛互联”
12月25日,“高质量发展看阳泉”2019全国网络媒体阳泉行采访团走进阳泉市郊区杜家庄村,近距离探秘来自瑞士的“牛魔王”,如何在这里被一步一步送上网。
享受冬日暖阳的“牛魔王”
从阳泉城区出发,驱车30分钟左右,沿着山路盘旋而上,就到了杜家庄村。正是数九寒冬,岁暮天寒,村口的牛场里,一头头“牛魔王”或在空地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或在牛棚里咀嚼饲料,冬日暖阳下,甚是惬意。
这120头“牛魔王”,是西门塔尔牛,血统高贵,来自遥远的瑞士。正式“落户”杜家庄村后,它们都在脖子上戴了一个蓝绿相间的“神奇智能环”。正是这个环状传感器,让这些“牛魔王”的一举一动都能被360度“无死角”监测——通过一个手机APP,就能时时测量牛的体温脉搏和运动状态,通过数据分析掌控牛的生理周期,对牛进行科学喂养和治疗配种。
搭上“牛联网”的西门塔尔牛
“以前村民们养牛,大多都是通过兽医人工检查来监控牛的发情期,准确率不高,养殖户损失也很大。”杜家庄村第一书记张尧说,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巩固脱贫成果,村里在2018年建起了牛场,养了120头西门塔尔牛。同时依托中国移动,建设了畜牧养殖智能监控和产品溯源系统,把所有的牛都接入了畜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也就是牛联网。
有了牛联网,就可以对每头牛的体征数据进行大数据建模,利用技术手段全面监控牛的健康状况。“现在我们每头牛的发情检测成功率高达95%,繁殖效率提高了不少,胎间距也缩短了,一头牛每年能赚2000块。”张尧透露,借助牛联网,一年多以来牛场已盈利20余万元。
实现“万牛互联”,把“牛魔王”送上云端,也是杜家庄村脱贫故事的生动写照。
杜家庄村村貌
杜家庄村共有133户34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135人,曾是远近皆知的贫困村。从2015年开始,村里大规模种植了420亩苹果,还发展林下经济,在果树下套种中药材、杂粮,养殖蜜蜂,走出了一条 “苹果+”多元发展脱贫之路。同时依托乡里的苹果采摘节,发展起了生态休闲乡村旅游。2016年,杜家庄村实现整村脱贫,果业成为全村支柱性产业。
杜家庄村大力发展苹果种植
在大力推进苹果产业的同时,杜家庄村还打造了一个多种类果园,种植苹果、樱桃、玉露香梨、水蜜桃、核桃、草莓,形成连片种植。同时还依托帮扶单位移动公司的优势,以科技为支撑,在村里实现了4G网络和宽带全覆盖,在村里建起了电商平台,打开了农产品销路。如今的杜家庄村,村民在家就能通过微店出售农产品,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2020年,杜家庄村计划继续发展果树种植特色产业,改良种植品种,让更多优质果木“入户”多种类果园。与此同时,还要扩大牛场规模到200头,让更多的“牛魔王”坐上大数据这朵“筋斗云”,为村里吹来一股又一股致富春风。
采制:李倩倩
图片视频来源于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