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先治煤
阳泉环境质量改善成果丰硕
过去一年,阳泉市聚焦重点难点,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牢牢守住稳固“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果和工业稳定达标排放“两条底线”。坚持系统治污,在加快调整结构上下功夫;坚持精准治污,在解决环保突出问题上下功夫,打出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最严组合拳;坚持问题导向,治污精准施策。
近年来,阳泉市坚持围绕“四大结构”,以环保倒逼转型升级,以加快转型促进环境质量改善。产业结构方面持续推动煤炭“减优绿”,累计关闭7座煤矿,退出落后产能475万吨,先进产能占比提升到68.7%,非煤产业占比提高2.9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新材料、文旅康养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4%,经济结构正加速从“一煤独大”向多元支撑转变。
能源结构方面大力发展光伏、风电、水电、煤层气发电,新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47.4万千瓦,占比达到35.2%,全省排名第二;加大对煤层气的抽采利用,年均抽采量12.05亿立方米,利用率达到34%;大力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和集中供热,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集中供热率分别达到98.2%、96.4%,居全省前列。
运输结构方面成立国际陆港集团,开通了“阳泉-天津港-佛山”公铁海联运班列,有效疏解公路运输;完成1607辆公交车、出租车新能源改造,实现了市区公交新能源车全覆盖。同时,启动了总投资55亿元的国道绕城改线工程,下大力解决过境车辆污染问题。
用地结构方面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开展了矸石山和私挖滥采矿坑专项治理。2018年共完成20个矸石山生态恢复治理示范工程,治理矿坑生态破坏面积9443亩。对老城功能进行疏解,坚持只拆不建,留白增绿的原则,新增绿化面积20.05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结合阳泉市资源型、通道型的城市特点,全市重点在短板弱项上强化污染防治工作,围绕扬尘污染、机动车污染、工业企业排污、燃煤等影响空气质量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近三年累计完成环保投资达44.03亿元,累计取缔“散乱污”企业482家,完成463家涉气企业全面达标改造,“禁煤区”面积扩大到84.49平方公里,两年累计实施清洁取暖改造85366户,淘汰燃煤锅炉311台,减少散煤使用24万吨。
据阳泉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数据显示,2018年阳泉市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6.58,同比下降9.6%;自2013年开始对6项大气污染物监测以来,阳泉市首次实现6项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全部同比下降,其中SO2和CO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阳泉生态环境局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