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坚持党建引领 突出示范带动

阳泉走出特色乡村振兴路

时间: 2019年12月20日11:46  来源: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专题汇聚>>2019全国网络媒体阳泉行>>网媒聚焦
分享到: 评论:


  本报讯(记者 白雪峰 苏晓晨)绿油油的庄稼地、茂盛葱茏的经济田、干净整齐的新农村、相继成立的合作社……今年以来,阳泉市全面落实中央、省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围绕农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以党建引领、制度改革、特色农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为抓手,积极探索具有阳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广袤沃野间奏响了乡村振兴最强音。
  多年来,阳泉市始终坚持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及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对“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党的引领,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统筹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乡村产业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以点带面,整体联动,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探索经验。
  阳泉市始终将改革创新作为抓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手段,为确保群众受益、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创新体制机制和经营方式,鼓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提高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重点支持“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经营能力。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08家,其中,规模过亿元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640个,累计培育国家级示范社13个、省级85个、市级123个、县级218个,让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与此同时,阳泉市围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上做足文章,大力招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差异化发展路子,在资源嫁接、做“精”做“特”上下功夫,西门塔尔牛、双孢菇、非洲菊、藜麦、紫苏等特色种植、养殖项目先后在阳泉落地生根,20个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点和10个种植业结构调整示范片成效显著。
  在脱贫攻坚中,阳泉市瞄准制约发展短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着力改善饮水、电网、道路、网络、住房等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已完成34个村饮水提升巩固,为36个村的14个村级电站实施并网工作,贫困村实现宽带信号全覆盖。同时,瞄准集体经济“破零”这一关键,大力推动产业扶贫。如今,各县区扶贫项目库建设日趋完善,入库项目达到682个,其中,2018年实施的产业项目有247个,形成了平定县以中药材、盂县以畜牧、郊区以果业为主导的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史彩虹)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北武当山雪景银装素裹美如画北武当山雪景银装素裹美如画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