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矿区大村:“创卫”工作有声有色
“今后我们看戏的环境是更美了,心情更好了,村里办了件大好事!”近日,阳泉矿区大村荆大爷站在舞台大院高兴地指着粉刷一新的旧小学称赞道。
据大村党支部书记乔华良介绍:“此次旧小学周边卫生整治,是这次环境卫生整治的重点,旧小学多年闲置,破烂不堪,既影响舞台整体环境,又成了全村人的心病,借此次卫生大整治活动,我们对学校进行了简单的维修,粉刷,地面整修,安装暖气,更换门窗,办公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舞台周边的环境也得到了大的变化……
阳泉大村村位于阳泉市西北刘备山支脉的西脑山下,毗邻阳煤一矿,307国道复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人杰地灵,农作物以玉米、甘薯、马铃薯和各种豆类为主,地处城乡接合部,就业以外出打工和第三产业为主。
今年以来,以全市开展“五城同创”为契机,大村村支、村两委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村委会王福主任为组长的“创卫”领导组,建立健全了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通过精心部署,早动员、早动手,按照商业区、集贸市场、托养中心、居民区、旧村院落、大村北路、煤运专线等划分若干个“责任田”,不仅从主干道、大场所的“面子”上做文章,更要到每个小巷、小路的“里子”上做整治,全力打造美丽宜居的“大家园”。
要想建设“美丽乡村”,环境卫生得到彻底整治,关键在于发动群众,转变村民固有观念和习惯上下功夫。
对此,区委组织部党员干部通过坚持每周三、五按照区委安排参加该村“五城联创”活动,以及大村开展以清理积存垃圾为主要内容的“五城联创我争先”主题党日的一系列活动,干部带头,身先士卒,极大地带动了全体村干部及村民参与卫生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充分利用该村的宣传橱窗、村务公开栏、广播站、张贴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阳泉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性,以及矿区、沙坪街道的具体“创卫”安排部署,使广大村民了解创卫、参与创卫的主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领导干部带动,多方式的宣传,强化了村民“卫生整洁靠大家”潜意识,营造了全民参与“创卫”活动的良好氛围。
针对大村地处城乡接合部,“脏、乱、差”现象的普遍存在,该村有针对性地、不定期地组织支村两委全体成员、65岁以下党员、非党积极分子和村民代表积极参加集中清理和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先后拆除整修了影响环境整洁的D#楼、B#楼、E#楼附近花池3处,整修了大村北路1000多米道路、硬化路面4处达2900多平方米。
对旧厕进行拆除重建2处,硬化307复线大村段及商业区路面3000平方米,拆除307复线天子庙隧道南侧违章建筑及违法煤场3处。清理了多年积存的垃圾疏通排水渠3条,清理场地5处……一系列主干道的整修、硬化,小街、小巷卫生死角的彻底整治,多年来“脏、乱、差”的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大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变。
随着新建厕所的投入使用,旧学校通往307复线道路的开通,篮球架、乒乓球台以及健身器材活动场所的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在不断的改变,村民的思想也在不断的提升,环境好了,村民心情也好了,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美丽家园正在形成。
大村村支、村两委全体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全体村民,在积极参加环境卫生集中清理整治活动中,严格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因地制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严把准入关,群策群力,先后共出动铲车29台次,大小钩机30多台次,运输车辆350多辆次,清理清运垃圾2万余吨,清洗小广告30余处,卫生死角12处,更换垃圾桶30个,组建卫生队1支8人。
通过完善考核办法,对每个创卫“责任田”“责任区”进行评比考核等措施,切实增强了每个责任人的责任心,极大地改变了村容村貌、街容街貌,营造了全体党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推进了大村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让村民感受到了卫生环境变化带来的幸福感。
本报记者 张文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