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红岩岭村秋景。
2018年,阳泉市坚持“脱贫、巩固、提升”的总基调,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咬定总攻目标、落细攻击点位、完善督战机制,全面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到去年年底,全市完成32个贫困村退出、3300人脱贫。至此,全市13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实现整体脱贫目标。
“摘帽”不懈怠,奋力奔小康。今年以来,阳泉市持续发力,在13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脱贫的基础上,围绕巩固和提升,聚焦“六个继续坚持、四个继续落实”,持续推进“五项措施”和“七大行动”,突出产业就业、村庄清洁行动、基础工作完善提升“三项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防止边缘人口致贫、防止风险的“三防”机制,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基础工作、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群众内生动力“六个”持续提升,有力地推进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
责任层层压实
压力逐级传导
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去年,阳泉市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844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32人,32个贫困村、3300名贫困人口摘掉“穷帽”,全市所有贫困村整体脱贫目标圆满完成。
随着全市脱贫目标的完成,阳泉市进入了脱贫攻坚决战完胜阶段。今年以来,阳泉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坚持脱贫、巩固、提升总基调,通过建立责任强化落实机制、致贫返贫“双防范”机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扶贫舆情化解机制等,集中攻坚一批、跟进巩固一批、梯次提高一批,全市贫困村和贫困户生产生活面貌更上一层楼。
“虽然所有贫困村脱贫了,但我们还需要时刻警惕因为贫困程度不深、脱贫任务不重可能产生的麻痹松懈思想。”阳泉市脱贫办负责人说。为此,阳泉市委、市政府积极建设责任强化落实机制,通过履行主体责任,始终保持高位推进、高频督导、高效统筹态势,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的五项措施》和《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七大行动”责任分解意见》,制定了《2019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行动计划》,对今年脱贫任务细化、量化、实化,并落实“双签”攻坚、帮扶责任书,推动巩固提升工作落地实施。具体行动中,阳泉市多次召开了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全市推进会、市脱贫攻坚领导组专题会、全市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实现了一月一调度、半月一推动,市委书记、市长以上率下,多次住村并作出专题批示。
在做好顶层部署的同时,阳泉市强化驻村工作队管理,以此推动责任强化落实机制的建设。积极落实“1村1队、1队3人”“5天4夜”“六大行动”要求,开展了第30批驻村工作队轮换,实现了市级帮扶工作队对贫困村全覆盖,工作队员和包户责任人定期遍访贫困村、户,全面提升了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和精神面貌。持续压实县级主体责任,落实县区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责任,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既“挂帅”又“出征”,当好脱贫攻坚“一线指挥”和“施工队长”。落实乡镇一线责任,完善11个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任务较重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由市委组织部进行台账管理制度。通过责任层层压实,压力逐级传导,保障了全市脱贫攻坚任务落实落地。完善部门协同,继续落实“双组长”制,调整和成立了11个行业专项扶贫领导组,强化对本行业脱贫攻坚的组织领导,做到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扶贫资金优先保障、扶贫措施优先落实。
产业利益联结
金融“补血”助力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凭借满山红叶形成的美丽乡村风光和采摘园,平定县岔口乡红岩岭村这几天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今年,咱村里申报并实施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扶贫项目,目前,已经见到了实效。”村党支部书记郭千寿说。如今,像红岩岭村这样新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在阳泉市还有不少。
今年,阳泉市进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阶段。在巩固提升工程中,阳泉市统筹布局乡村振兴示范点,围绕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全面实施脱贫村巩固提升提档升级工程;同时,积极推进脱贫村特色打造,下大力发掘贫困村独特的自然优势,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打造一批乡村振兴和旅游扶贫示范点。
坚持产业和利益联结,进一步健全益贫带贫机制。阳泉市持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强化贫困村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示范合作社”的认定,培育脱贫产业壮大工程。进一步健全扶贫项目群众参与机制、产业带贫机制、利益联结机制,着力在抱团发展上下功夫,推动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推进脱贫产业益贫带贫规范化建设工程。
积极开展金融小额信贷服务,阳泉市通过金融“补血”助力产业扶贫项目落地实施。阳泉市银保监局落实主体责任,围绕《阳泉市2019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行动计划》中的扶贫小额信贷要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安排部署,并牵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县区,通过加强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宣传、为贫困户评级授信、对接产业扶贫项目等措施,加快资金放贷,满足农户和涉农经济组织个性化需求。
与此同时,阳泉积极构建致贫返贫“双防范”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3+N”脱贫保险全覆盖。“3”是保障兜底型必选产品,包括贫困人口脱贫保障保险、贫困人口疾病门诊保险、边缘非贫困人口防贫保险;“N”是指各县区针对各自重点扶贫产业因地制宜开展扶贫产业保险产品。目前,可供农户自由选择的特色扶贫保险产品包括农业综合保险、蔬菜大棚、小杂粮、核桃、苹果、育肥猪、羊、肉牛、驴、农房保险、教育补贴保险、丧葬保险、光伏扶贫保险、苹果“保险+期货”价格指数保险等。
攻坚“挂挡提速”
实现圆满“收官”
今年9月27日,阳泉市召开了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再次吹响全市脱贫攻坚上档提质冲锋号。
巩固提升举措落实中,阳泉市坚持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的实践。从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基础完善、环境面貌、组织功能、内生动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划分出“脱贫攻坚奔小康示范村”“脱贫攻坚成效提升村”“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村”三类村,开展有针对性的扶持。并建立了市级领导和市委督导组“四不两直”常态化督导机制,坚持“红黄牌”通报督办机制,两月一督导,一月一交办。
扶贫领域作风整治中,阳泉市紧紧围绕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聚焦资金项目、政策落地、领导责任、干部作风等方面问题,把整治扶贫领域腐败与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衔接起来,把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常态化整治机制,将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以解决作风突出问题来推动工作作风的转变,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以来,阳泉市共查处了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13起,有效地净化了阳泉市扶贫领域风气。
脱贫成效考核整改中,阳泉市对照国考评估指出的全国全省的共性问题、省考核评估指出的共性问题和省委、阳泉市委专项督导及阳泉市专项巡察、审计发现的问题,印发了《脱贫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方案》,举一反三,深挖成因,严肃整改,全面建立了自查整改台账,明确了问题类型、整改时限、责任人,实行了责任单位认领和自查确认制、落实单位限时整改制、整改单位负责人销号签字制、限期未改问题市级督办制等“四制”,并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整改暨问题清单销号清零行动”。
下一步,阳泉市将继续把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紧紧抓在手上,找准差距短板,整改突出问题,加快工作进度,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续”字上求实效,在“提”字上做文章,在“防”字上守底线,推进脱贫成效的再提质、再升华,走好脱贫攻坚后半程,确保在2020年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报记者 苏晓晨 高桦 本报通讯员 张泉东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