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万观众共享文化盛会
核心提示
历时6天的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12月10日落下帷幕。10日上午,在文博会新闻发布会暨颁奖会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第四届山西文博会组委会常务副主任、秘书处秘书长雷建国发布本届山西文博会有关情况。6天时间里,26.6万观众入场参观,现场交易突破2.1亿元,达成合作意向突破43亿元。
黄河文化 特色鲜明
6天时间里,本届文博会组织了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的招商、推介、展览、交易活动,推出了一批优秀文化企业和重点招商项目,各届嘉宾齐聚龙城,共谋发展,展出了特色,展出了精神,展出了品牌,展出了影响。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贯穿了文博会的展览展示、主要活动、文艺演出等全过程。序厅部分以“历史文脉、文化自信”为主题,以黄河、群山、以及鸟尊、黄河铁牛、鹳雀楼、古观象台等10组山西沿黄一带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与文化元素剪影,充分反映山西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文化旅游融合展区特邀沿黄九省区文旅部门及企业参展,全方位呈现黄河流域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及其保护利用情况,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后,沿黄九省区第一次合力系统展示黄河文化,引发强烈反响。
举办文旅融合发展高峰论坛,邀请省内外文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围绕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入交流、凝聚共识,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贡献智慧。文博会开幕前一天,在山西大剧院上演了我省新创排的舞蹈史诗《黄河》,演出以惠民票价向社会群众售票,广大市民与文博会嘉宾一起感受了黄河文化的深厚魅力。
融合创新 主题醒目
省文旅厅、省文物局、省文旅集团、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山西广播电视台、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等单位,主动担当,精心设计,认真布展,充分展示了我省近年来全力推进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方面取得的新突破,在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共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25个省(区、市)的1000多家企业、10000余种展品参展,品种多、门类全、数量大,参展商人数达到8000多人,展览总面积超过了2万平方米。
招商圆满 成果丰硕
本届文博会推出275个文化产业招商项目,总投资1646亿元;举行了全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仪式,96个项目集中签约,签约融资额超过280亿元。涵盖媒体融合、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园区、出版印刷、动漫游戏、特色文化小镇等领域。各展团也分别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招商推介、项目洽谈、新品发布等活动,中心舞台主要用于招商、洽谈、对接、交易,同时穿插精彩的文艺演出。
据不完全统计,6天来,26.6万观众入场参观,各展区人头攒动,交易活跃,现场交易突破2.1亿元,达成合作意向突破43亿元。
内容亲民 活动丰富
本届文博会得到了中央有关单位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科技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中央单位及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陕西、云南、甘肃、青海等省(区、市)嘉宾莅临指导。
文博会期间共举办407场各类文化活动,既有项目推介签约、文旅宣传推广,也有新品发布、主题讲座,还有主题日、各类互动体验,以及精彩的文艺表演,种类丰富、形式多样。
活动专区的经典诵读活动,深受观众追捧,6个朗读亭始终排着长队,共有2万多人次参与其中。2000多人持“文博护照”参与了集印章寻宝藏活动。此外,融媒体演播室互动、广电 APP 客户端投屏互动体验及现场直播体验、机器人擂台赛、拯救毛绒绒大作战、方特乐园熊出没游行演绎及各种“非遗”技艺现场展示活动,也深受观众欢迎。
文博会还设置了30个分会场,共配套开展107场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山西文博会知晓度和影响力。文博会期间,全省各地还同期举办了86场文化活动,提高了群众文化获得感。
文化盛会 永不落幕
为了让更多群众切身感受第四届山西文博会的魅力,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全景打造了第四届山西文博会 VR 展馆,该展馆即将上线,观众可足不出户,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身临其境地体验文博会现场的每一个角落,打造“永不落幕”的山西文博盛会,真正把第四届山西文博会办成“文化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本届文博会还得到了各级各类媒体的高度关注,来自中央、省级、市级的131家媒体640多名记者,对文博会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山西文博会的社会影响力。
多家单位和个人获奖,省文化和旅游厅、太原市委宣传部等161家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省文物局、山西日报报业集团等198家单位获得“优秀展示奖”;张伟、闫晓春、石亮等人获得“最美志愿者”;张佳琪、沈安娜、陈思思等人获得“最美讲解员”;“工艺美术神工奖”有金奖41个、银奖83个、铜奖85个、优秀奖99个,共308人获奖。本报记者陈辛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