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石雕惊艳山西文博:让艺术之花在石间绽放
黄河新闻网讯 ( 记者 张文娟 周昱丽 )一物一世界,一石一匠心。在2019山西文博会上,俗称“硬花活”,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诗”的新绛石雕一经展出,便得到各地客商厂商的青睐。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其独特的匠心技艺受到参会观众的热捧。
在玉顺石雕的展台前,新绛乃至山西省内有名的传统石雕艺人家玉顺告诉记者,新绛石雕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元明时期,石雕制作工艺分布在太行山西南部、汾河下游。新绛县北张镇北依马首山,是制作石雕所必须优质石材的原产地,千百年来附近的村民依山而居,世代以雕石为业。素有“西庄家,石头汉”之称的西庄村就位于山脚下。西庄村的石雕史,最早可追溯到隋代,兴盛于明清,历经500多年,薪火相传、经久不衰。
新绛石雕雕工美、意境美、寓意美,制作石雕的过程十分考究,不仅限于雕刻,还需经选材、绘画、制坯、精雕、打磨抛光、做旧等多道极为复杂的工艺。在现场,石雕匠人们专注在自己的领域里,将一块石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凿、磨、勾勒,每道工序都必须按严格的要求操作,每刀都要精确到毫米。
石雕艺术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伴随着建筑的发展、砖制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而出现的。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宅门前的石狮子、拴马石,寺观里的神像,以及陵园里的石人、石兽等。从古至今,石雕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以石材本身的质朴,使建筑更加厚重庄严,让生活愈加充实多姿。在晋西南一带,新绛石雕很有名,因其技艺精湛、精雕细镂、意境丰富,被人们广为赞赏。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