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草木染工艺“染”出天然之美

时间: 2019年12月09日12:04  来源:山西晚报

山西新闻网>>专题汇聚>>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要闻
分享到: 评论:

20191209_06b0bdc97e89241a0e1d04eaee7bf5da.jpg


  现代社会,各种颜色都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来获取,但我们的世界本是五彩缤纷,各种植物也有不同的色彩。如果我们的色彩可以通过这些植物来获得,让所有的颜色纯天然,是不是更美好?在文博会忻州展区,就有这样一组纯天然色彩的产品。围巾、桌布、钱包、发圈、茶杯垫,甚至是书皮,它们的颜色都来自大自然。
  “这些都是我自己染的,用草木染工艺制成的。我去云南、贵州等地的偏远地区,向还会这种方法的老人学的,我也是咱们省第一个正在将草木染工艺申请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因为喜爱,想留住老祖宗的手艺和传统文化的赵慧,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忻州建立一个强大的天然染手工艺作坊和基地。她想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招揽一批同道中人,建立自己的天然染团队,把老祖宗留下的这门手艺好好地传承下去。
  赵慧说,起初在新石器时代,那时候的人们就会用大自然赋予的色彩,将野花野果的根、茎、叶、皮用温水浸渍来提取染液,而这种染料的技术也一直延续现在,它就是——草木染。
  草木染是利用草本植物等提取染料对纺织物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我国是最早使用天然染料染色的国家,《诗经》中“终朝采绿,不盈一匊”的蓝就是蓝草,表明我国一直延续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染织技艺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开始普及。
  忻州境内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可以用作天然染料染色的植物众多,槐花、茜草、艾草、核桃、石榴、茶叶等都能染出丰富的色彩。能够提供色彩的原料虽然不少,但要将采集的植物染料印染在布匹上,呈现出各种艳丽的色彩,还需要掌握相应的染色技术才行,史学界普遍认为,这种染色技艺随着岁月的冲刷现在几近消失。
  “草木染累积了许多前人的经验与智慧,所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项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技艺,给这些优良的色彩文化重新赋予意义,才不会使文化形成断层。”对天然染的保护,赵慧有很多计划,坚持收集纯天然植物、矿物质等原料是她会一直坚持下去的原则;不断地学习更多天然染的先进知识和技能,是她发展和传扬天然染的基础。
  虽然这样的项目和事业面临很多困难,但因为从小的兴趣、一直的热爱,赵慧愿意把天然染作为自己努力和追求的目标。而此次赵慧带到文博会上的作品,也着实体现了她的坚持,个个天然。因为天然,这些展品件件都有意境,都有特殊的美。

山西晚报记者 白洁

(责任编辑:张星秀)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北武当山雪景银装素裹美如画北武当山雪景银装素裹美如画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