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运会城市采访线"百名记者走进车都体验无人驾驶
图为:武汉开发区不夜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摄)
10月23日上午,“军运会城市采访线”活动走进武汉开发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百名中外记者体验“5G+北斗”无人驾驶,聆听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铿锵脚步声,感受中国车都加速转型的发展魅力。
沿东风大道长13公里的两侧,聚集着近2万家企业,包括7家整车企业、12个汽车总装工厂、500多家零部件企业、54家“世界500强”。这里年产汽车100多万辆,产量约为英国的2/3,法国的1/2。“中国车都,果真名不虚传。”凤凰卫视的熊丹丹感慨,国内多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多种产业为支撑。因车而生的武汉开发区,汽车产业集聚度之高,国内少见。
中外媒体采访团抵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所在地——武汉开发区智慧生态城,只见四周河湖交错,绿草如茵,空气格外清新。走进示范区“神经中枢”——武汉汽车工业研究院。大院入口,29辆不同级别的智能驾驶车辆一字排开:L4级自动驾驶汽车RoboTaxi,首款融合5G远程驾驶技术的无人驾驶小巴Sharing-VAN,无人驾驶智慧物流平台Sharing Box,自动驾驶智能环卫清扫车等,让人目不暇接。
走进武汉汽车工业研究院大厅,指挥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每一辆自动驾驶测试运营车辆的状态。智慧物流配送,智慧环卫应用,自动驾驶摆渡车、公交车、出租车……在示范区28公里的公开道路上,自动驾驶汽车来回行驶。研究人员介绍,这里“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全域覆盖,车与车、车与路之间,可以实时通信,保障自动驾驶车辆安全、高效运行。
来自尼泊尔的新闻官伊斯瓦尔·什里什塔说,这让他非常震撼,特别是把这种无人驾驶技术和5G技术结合,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同样来自尼泊尔的新闻官纳拉扬·普拉萨德·纽帕内,在体验无人驾驶车辆之后认为,这必将改变现有的交通模式。“新能源与网联汽车集现代信息与制造技术于一身,武汉开发区走在了国内前列。”新华社的刘修勇认为,上月,全球首张自动驾驶车辆商用牌照在武汉开发区发放,首个自动驾驶城市示范与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在武汉开发区成立,武汉开发区已处于汽车技术全面应用爆发前夕。
截至目前,东风公司、中国一汽、百度、海梁科技、深兰科技、AutoX等11类共40多台自动驾驶车辆已到示范区开放道路测试,华砺智行、亿咖通、环宇智行等40多家相关企业已在示范区落地。(记者唐晓安、通讯员张敏、孙亚云)
图为: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专家向中外记者介绍无人驾驶技术。
图为:体验远程遥控指挥网联无人驾驶汽车。
图为:中外媒体记者深入示范区指挥中心了解情况。
图为:10月23日,中外媒体记者在示范区探访。
链接
乘坐自动驾驶汽车感觉非常棒
“比赛间隙,组委会特意安排我们到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体验5G+北斗高精度定位无人驾驶,太棒了!”10月23日上午,百名中外记者发出共同感慨。
参观展厅和指挥调度中心,试乘体验自动驾驶出租车、公交车,观看自动驾驶物流车演示编队行驶、自动驾驶环卫车清扫路面……中外记者一路探访,思绪也被眼前所见所闻深深触动。
眼前的开发区已与12年前大不一样
武汉开发区因车而生。1988年,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与中国二汽合资,成立30万辆轿车项目,选址武汉长江边的沌口。1991年,武汉开发区在一片黄土上开工建设。经过近30年,这片曾经的荒野湖汊,成长为一座产业新城、国内外知名的“车都”。“12年前,我们也是因报道体育赛事,间隙来过武汉开发区,但当时的开发区与眼前的开发区,不可同日而语。”一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记者在听取讲解员介绍开发区巨变后,连连感慨。他说,当时开发区还没有东风高架,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绿化、高楼,工厂也不是过去的工厂,都进化成知名大块头企业。
时代在变化,技术也在变。
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在兴起,电动化、智能化已成为汽车发展新趋势。
2016年,工信部与湖北省政府签订战略协议,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落子武汉开发区。目标是探索自动驾驶的“中国方案”,推动中国“下一代汽车”产业走在世界前列,实现区域产业更新迭代。
武汉开发区站在了新一轮技术变革新风口。
5G+北斗高精度定位无人驾驶很震撼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坐落武汉开发区智慧生态城园区。
10月23日上午,记者团一行走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这里拥有公交运营、园区通勤、物流运输、城市环卫、城市安防等11类自动驾驶应用场景。
在体验了东风自动驾驶出租车之后,来自中央电视广播总台、中国网、经济日报的记者们说,网联汽车是现在发展的热门领域,武汉示范区大投入致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显示出武汉是创新创业的沃土,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为改变百姓出行、改变大家生活方式作出巨大的贡献。“乘坐自动驾驶车辆的感觉非常棒。”尼泊尔新闻官伊斯瓦尔一边体验东风自动驾驶汽车,一边对着记者竖起大拇指。参观时,伊斯瓦尔一边不停地用手机拍照,一边拿出笔记本认真做记录,不错过每一个细节。试乘的时候也率先进行体验,
无人驾驶车跟车、转弯、刹车全部不需要人工干预,让他印象非常深刻。
武汉汽车工业研究院是示范区的“神经中枢”。代表团一行听取各方专家介绍,目前,这里已实现全域覆盖“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车与车、车与路之间,可以实时通信,保障自动驾驶车辆安全、高效运行。
据介绍,东风公司、中国一汽、百度、海梁科技、深兰科技、AutoX等11类共40多台自动驾驶车辆已到示范区开放道路测试,华砺智行、亿咖通、环宇智行等40多家相关企业已经在周边落地。
同时,依托已建成的5G通信网、数字空间网、智慧道路网和能源网,将为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搭建丰富的测试运行场景,为企业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车联网功能测试、出行数据积累、商业应用探索提供服务,为城市交通监测、交通管理、出行服务、道路优化等提供支撑。
自动驾驶汽车量产为期不远
上月下旬,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全国82家自动驾驶领先技术创新企业,在汉成立全国“自动驾驶城市示范与产业协同创新联盟”。联盟成员中既有戴姆勒、宝马、东风、一汽、上汽、吉利、蔚来等车企,也有华为、腾讯、滴滴、小马智行、驭势科技、图森未来等通信、新能源、人工智能、互联网创新企业,是一次跨界联合。
这意味着,武汉自动驾驶汽车研发生产,迈上新的里程碑。
示范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大批智能网联应用方面的高科技项目已签约落户,包括金发科技研发中心、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供销e家电子商务平台、EV100动力电池研究院及生产基地、华为智能网联汽车、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研究院、德凯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检测中心、至驱动力汽车电控系统研发生产项目等,总投资超过800亿元。
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有关负责人透露,由东风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Sharing-VAN发布仅半年,就收到3000多辆订单,进入商业化运营倒计时。目前,Sharing-VAN已成功通过了5000公里道路测试。东风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在Sharing-VAN的基础上研发出无人驾驶公交、快递物流车、贩售车、图书馆车、远程诊断医疗车等10余款车型。
业内人士称,Sharing-VAN有望成为国内首款商业化量产的5G+L4级自动驾驶汽车。(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唐晓安 通讯员 张敏 孙亚云)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