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扎实实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典型风采】“努力做奉献者的代言人”
——记繁峙县第三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沙万里
“你可不知道,站在彩车上,心里有多激动,真的是热泪盈眶。一路我拼命挥动手中的花束,向咱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献上最热情的礼赞和最美好的祝愿。”2019年12月底,一见面,65岁的沙万里就迫不及待地与记者分享他参加国庆盛典的幸福和喜悦。
沙万里是繁峙县第三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是个老先进、老典型,十九大党代表。作为一名农民企业家,他致富后不忘乡亲,捐资助学,包村扶贫,先后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等。
2019年国庆节,沙万里光荣受邀参加国庆招待会,并与其他16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登上“不忘初心”彩车,与来自社会各界的约10万名群众一起进行了盛大游行。他说:“我出生在穷人家,能有今天的事业,靠的是党的好政策。做人得知恩图报,我是党员,就要努力做奉献者的代言人。”
30多年,捐款千万兴学助教
翻阅这些年沙万里的捐助记录,最早、最多的是资助教育。他说:“我上初中,就是因为交不起5块钱的学杂费,没有念成书的。走出校门的时候,十来岁的小心心里,千不舍万难分。当时就想,以后等我有钱了,一定要帮那些家里穷的娃娃们。”
离开学校,沙万里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打过零工,下过矿井。改革开放后,万象更新,到处是热气腾腾大搞建设的工地。年轻的沙万里看准时机,毅然辞掉稳定的煤矿工作,回到繁峙老家,组建起工程队,自主创业。
“那是1984年的事了。”沙万里回忆道。
这一年,沙万里“赚大钱了”。其实,结算完工人们的工资,沙万里自己手里也就余下个千数来块钱。他拿出其中整整1000元,径直来到村委会,要捐给村里的学校,修缮破烂的校舍,一下子轰动了全村。在当时,乡亲们眼里1000元可是一笔巨款。
赶上正月,村里按照传统风俗,拉起了锣鼓队秧歌队,敲鼓的敲鼓,扭秧歌的扭秧歌,全村一块欢欢喜喜闹红火。一天,沙万里家门外锣鼓喧天,全村人扭着秧歌来给他拜年了。村委会、村党支部还表彰他为“惠教楷模”。“当时真是又高兴又有些不好意思。咱就是想力所能及改变一下学校的面貌,结果全村用这么隆重的方式来表达心意。”35年过去了,沙万里想起那一幕,心里还和当初一样美滋滋。
沙万里由此体验到了奉献后的快乐和满足。此后30多年,他捐资助教、扶贫扶智,乐此不疲,先后资助大学生500余名、贫困中小学生5000余名;改扩建中小学30余所,新建万里希望小学9所,累计为兴学助教、资助贫困学生捐款1380万元,成为众口相传的捐资助教楷模。
说到做到,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主题教育开展后,繁峙县各行各业一批又一批的党员,走进了位于万里装饰城的沙万里荣誉室。
600多平方米的荣誉室里,各种奖杯、锦旗、证书摆得满满当当。“厚德创业”“回馈桑梓”“时代先锋”“再铸辉煌”4个板块全面展现了沙万里不忘初心、一路奉献的精神风范。置身其间,无人不感到震撼。沙万里荣誉室也成为全县的党员教育基地。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担心办起荣誉室,说你高调,带来不必要的烦恼?”记者问道。“不担心。”沙万里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2016年,正值繁峙县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沙万里主动向县委请缨,决定帮扶一个1000人以下的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刚开始社会上有议论,说我‘夸海口,出风头’,但我坚信行动是最有力的回应。”
定下帮扶小砂河村后,沙万里用行动证明自己到底是“花架子”还是“动真刀”。通过走访调研后,他提出了“兴水、扶业、补脑”的六字扶贫诀,然后捐资265万元铺路、修渠、引水、发展林果经济、改善文化医疗条件。到了2017年年底,小砂河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之后,他再度向县委请缨,要包村帮扶深山里的西连仲村。西连仲村的房子大多建于山脚下,曾经整个村被洪水冲毁过,由于山区地理条件限制,重建后仍然年年受涝灾。2018年春节刚过,沙万里就带着技术人员住进了村里,通宵达旦地和村干部分析地形条件,进行规划设计。
当年7月,由沙万里捐资180万元修建的护村大坝投入使用。考验接踵而至,7月16日夜间,西连仲村短短两小时的降水量达到了历史极值。有了新修护村大坝,村里上千亩农田、数百幢房屋安然无恙,村民财产无一损失。
说到做到,不放空炮。这就是沙万里,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他说:“这些荣誉既有我个人奋斗的原因,也是组织培养的结果。繁峙县能整县摘帽脱贫,不是哪个人的独木秀,是万木春,我只不过是他们的代表。”
采访中,记者见到了沙万里的老伴李香香。相濡以沫半辈子,她说起沙万里来,打趣道:“我们家人觉得他可不大方了,抠门得厉害,几十年把我也习染得几块钱能省就省。”
勤俭节约、扶危济困,已成为沙万里的家风。这些年,沙万里为救灾助残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1600余万元,为“光彩事业”先后垫资8000多万元。李香香对这些捐款不往心上记,却记住了沙万里荣获各级表彰奖励有280来次,家里保存的锦旗、牌匾有600多块。
荣誉室里,“学习他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学习他坚守本心、言行一致的诚信精神;学习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奋斗精神。”看着这几行大字,李香香一脸的骄傲和自豪。
本报记者 王利强 本报通讯员 李永春 夏 雨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