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青会”开幕式参演者背后的故事
8月8日晚,“二青会”开幕式将在山西体育中心举行。届时,以山西元素贯穿始终的开幕式表演将揭开神秘的面纱。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有这么一群人,在黎明还没破晓之前,就已面带甜美笑容,挥洒激情汗水。他们,就是“二青会”开幕式的参演者。
在几分钟的华丽绽放背后,是他们的辛勤与努力!7月26日下午,记者趁机与他们进行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值了”
眼前的白俊,高大帅气,是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大一学生。有过10年体育舞蹈经历,在导演组选拔演员时,他主动报名即被选中。“我要与350名同学,共同完成开幕式第一章‘红日照东方’中的手旗表演。”
此次“二青会”开幕式将会有约45分钟的文体展示,其中第一篇章以“红日照东方”为题,侧重“太行”元素的展现。这个环节时长9分钟,表现青年人集结奋发向上、追求梦想的风貌。
由于彩排正值暑假,高强度的训练与炎热的天气给他们带来不小的挑战。
“6月10日,我们开始在场外排练,7月3日进入红灯笼体育中心排练。”白俊说,“天气炎热,排练中,有的同学身体不适,还有的中暑,不过,大家都在努力克服,让排练继续下去。”
“从开始排练到现在,已经有40多天了,每天都早出晚归,反复练习。”对此,他的同学张凯华表示,“多少次训练完了,回到家,累瘫在床上,我就想着明天不去了。可到了第二天,还是能够早早爬起来赶到训练场。”
张凯华告诉记者,7月初,他第一次来到红灯笼体育场,感受灯光和整体舞台效果。当时内心的冲击感很强很大,导演给他们配上灯光和特效,再加上场地音效气势强劲,一下子就让他充满了力量。
说起当时的场景,此时此刻的张凯华仍难掩心中的激动。他说,“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这一段时间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值了。作为土生土长的太原人,我非常骄傲,这将是我人生中一段最为美好的回忆。”
“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激动的泪花”
作为开幕式压轴节目,时长2分42秒的“威风锣鼓”由200余名山西冶金技师学院(太钢技校)学生参与演出,表现了年轻人蓬勃的朝气,展示了本土的企业文化。“震撼、激昂、向前”,这是太钢锣鼓艺术队队长耿波对于“自家”节目《威风锣鼓》的概括。
根据安排,山西冶金技师学院的学生们,担负起开幕式第一章“红日照东方”中威风锣鼓表演和第三章“万里长空行”结尾的朗诵。
“为了将节目以最好的效果展现在大众眼前,我们选中演员平均年龄都在18岁,且都是身高1.7米至1.75米的小伙子,精气神儿十足。”太钢锣鼓艺术队队长耿波说,“大家从6月12日起便进入准备阶段,每天起早贪黑。为此,公安部门以及居委会还开辟了绿色通道,为孩子出行提供便利。”
作为此次演出的参与者之一,徐洋之前没有打鼓的经验,一开始练习的时候,他手上磨出了血泡,心里也曾经冒出过退缩的念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褪去的不止是手上的血泡,还有当初的胆怯与怀疑。“当我们首次在体育中心场内敲响200面大鼓时,场面无比震撼,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激动的泪花,很为自己骄傲。”
他的同伴刘笑斌对排练也有此同样的感受。“其实,刚参加演员选拔时,我是抗拒的。暑期嘛,想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情。但进入排练场后,看到1000多人的演出场面,再加上炫目的灯光,特别震撼。我们首次在体育中心场内敲响200面大鼓时,忍不住流泪了。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体会不到。”
导演组也一直鼓励刘笑斌等同学,锣鼓表演要威风起来,把太钢精神的那股劲儿“擂”出来,“还增加了武术、形体动作,气势大开,特别帅。”
“我站在世界之巅,扛起人类大同的理想,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的模样。青春中国,复兴有我。”最后,刘笑斌和他的同伴徐洋现场朗诵了其中最爱的一段,青春飞扬。
“‘二青会’因为有我们才更精彩”
榆叶梅,也称榆树梅、小桃红,山西省省花……在开幕式“水击三千里”为题的第二篇章中,一曲以“榆叶梅”为主题的舞蹈即将上演。这段舞蹈正是山西元素的展示。
当天,在山西体育中心,记者见到了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榆叶梅》演员魏俊莉。她身着一身桃粉色蓬蓬裙,上面点缀以榆叶梅的“花朵”,宛若夏日的仙子,让人眼前一亮。此次演出,她将和400名小伙伴共同完成这段舞蹈。
“这个环节的开始音乐是《桃花红,杏花白》中的旋律,也特别有山西味。”刚开始投入排练时,魏俊莉还不太了解“二青会”,“6月10日开始排练,慢慢地才知道‘二青会’是个什么活动,觉得参与其中特别荣幸,应该是学生时期唯一的大型表演经历了。”
榆叶梅这一节目的重点在于服装,由于在舞蹈结尾部门要呈现大片榆叶梅开花的场景,服装在裙摆部分运用了装饰支架。“除这一重达四五斤的支架外,在裙摆下方,有层层叠叠的裙撑,并固定有五六个螺丝,整个服装较为繁琐复杂。”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带队老师韩承霞说,“演员们相互之间都要帮忙穿脱服装,尽管很辛苦,但是效果惊艳。”
“每天下午3点开始排练,晚上11点多才能结束,回到学校就次日凌晨了。”对于刚刚19岁的魏俊莉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考验,“我就想好好睡一觉。但这种身体上的疲劳完全被参与‘二青会’的幸福心情所抵消了。现在一心想的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开幕式上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对于即将到来的盛会时刻,魏俊莉心中无比紧张,却又满是激动。“二青会因为有我们才更精彩”,她和小伙伴每天都这样激励自己。
“将以崭新的高科技手段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我们的道具、演职人员的规模以及舞美装置,是本次‘二青会’开幕式中的突出亮点,届时将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享受。”“二青会”开(闭)幕式执行导演苏宁表示,本次“二青会”开幕式规模较大,共有近4000名演职人员参加,除了太钢锣鼓艺术团和舞韵培训中心等社会团体外,其他演员以太原各所学校的学生为主,最小的演员是幼儿园小朋友,最大的演员是70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目前,排练仍在紧张的进行中,不完善的地方正在修改。“我们从早到晚都有排练,白天是服装的搭配,晚上是演员与灯光、投影的配合,每天排练强度很大,基本排到晚上十一二点,甚至到凌晨一点。”苏宁说,虽然他们不是专业演员出身,也没有什么表演基础,但每个人都很努力。
“届时,太行、黄河、长城、晋商文化将贯穿于每一个篇章中,这场盛大的开幕式将有满满的山西文化,烽火流星、背棍、竹马这些非遗表演将与运动糅合在一起,以崭新的高科技手段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二青会”开幕式执行导演苏宁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