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潇潇
青春接力 相聚三晋就现在
2019年3月28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圣火在芮城县西侯度遗址点燃,同时网络火炬传递的启动仪式也在这里举行。实体火炬的传递大家很熟悉,但网络火炬相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二青会还首创了微信小程序传递方式,这在全国甚至世界来说都是 NO.1。而这样一 个非常优秀的作品就出自她之手,一个双鱼座的江苏女生——陈潇潇。
有仪式感的小程序
12345超越梦想一起来青春接力赛相聚三晋就现在……打开微信二青会网络火炬传递的小程序,一首韵律鲜明的电子乐《青春接力》带着你不自觉的哼唱和摇摆,以孟菲斯风格为主的手绘传递页面,更是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个我们都是请了顶级设计师画的,很漂亮吧!”潇潇操着一口吴侬软语,声音轻柔却又带着掩饰不了的骄傲和自豪。
“通过网络进行火炬传递,既省事省力又方便大众参与。”陈潇潇介绍道,“网络火炬传递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是3.0时期,以手机 APP 传递为主,二青会首创微信小程序传递方式,借助新兴科技实现‘人人都是趣味火炬手’的创新,是3.0的升华。”
“之前的传递都相对简单,这次我们在设计的时候,特别注重仪式感。”说着,潇潇打开手机详细地介绍起来。成为一名网络火炬手首先要先点燃自己的火炬,而点燃火炬之前还准备了宣誓口号“我愿成为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网络火炬传递手,青春接力,时代领跑,相聚三晋,梦想不老。”短短几句话,读起来心潮澎拜。
陈潇潇是个工作狂
“因为有过青奥会和一青会的经验,所以我们的方案一次通过。”身材娇小的潇潇,说到工作时总是自带光芒。
“潇潇真是一个工作狂,前期筹划期间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准备上百份文件!”团队小伙伴吴盈超这样评价潇潇。
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准时上线,又将所有的创意都融入到一个小程序内,程序员们曾连续工作5天不休息,住在公司。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程序上线后一个月内,打开次数超过10亿次,用户拍摄了超过300万张的 AR 照片, AR 合影受到了各个年龄层人的喜爱,尤其是很多老年人也参与其中。
“第一次负责整个项目,压力还是很大的。而且这次的火炬传递历时130天,史上最长,如何能让大家一直保持对网络火炬传递的热度,真的挺难的。”潇潇感慨道。
山西文化发扬光大
“太原真的很漂亮啊,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样子。而且看到公园中大家跳舞的样子,很惬意,很休闲。”提到刚来太原时的感受潇潇这样说道。“外地人对山西有太多误解了,所以我们也希望能通过网络火炬传递,让更多人了解到真正的山西风貌及历史文化。”
网络火炬传递专门设计了一套时代新人徽章,网络火炬手可以通过解锁圣火站点获得。每个徽章都融入了能代表山西精神和山西文化的元素,如忠诚徽章采用“太行精神”,坚韧徽章采用将沙漠变成绿洲的“右玉精神”,还有代表“自信”的晋商“万里茶路”,代表“专业”的中华古建筑瑰宝斗拱等。“这些东西我在没来山西之前是完全不知道的,做产品的时候一点点做功课,觉得非常有趣,同时也感受到了山西文化的厚重。”潇潇这样说。
一群人的赛事情结
除了网络火炬传递,二青会圣火采集和实体火炬的传递也由陈潇潇的团队负责,他们来自“南京奥友”,“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是他们团队的工作理念。
潇潇曾任职于南京日报新媒体中心、南京青奥组委会,因其优秀的双语写作能力和独具创意的策划能力,多次获得组委会奖励。青奥会结束后,潇潇和其他小伙伴们组建了奥友团队,继续从事奥林匹克及体育文化教育的工作。
“脱掉 OL 的职业装和高跟鞋,穿上运动衣真的太爽了。我们都有一种赛事情结,虽然办赛事很辛苦,但看到开幕式、各种赛事井然有序的进行时,那种成就感也是前所未有的。”说到自己现在的工作,潇潇特别兴奋。 本报记者 王欣雨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