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青运村迎来第二次“实战演练”

时间: 2019年07月14日07:58  来源:山西晚报

山西新闻网>>专题汇聚>>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相关新闻
分享到: 评论:


  7月13日,在首次演练结束一周后,青运村开启第二次“实战演练”,来自省城的5000名企事业单位职工、社区代表进村模拟入住,从吃、住、玩、医疗服务等方面,对青运村内的各项服务挑毛病。
  青运村安检很严格
  当天上午10时许,山西晚报记者来到位于省体育中心南侧的青运村。连续几日的阴雨天气结束,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阳光热情地洒向大地,与排队等候进入青运村的特邀“村民”一样满腔热忱。在青运村和省体育中心之间的健康南街上,设有1号安检区,运动员首次抵达和贵宾访村都要经此安检区进村。
  5000位“村民”从早上8点开始,分批次排队安检入村。持续2个多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安检人员没有丝毫放松,对每一位进村的人员进行严格安检。“请打开水杯喝一口水。”“请把包里的雨伞拿出来。”……在1号安检区,分别设有6个通道,每一个通道有3到4名安检人员,要求每一位入村人员喝一口随身携带的水,还要撑开随身携带的雨伞抖一抖,查看伞中是否有异物。
  一名安检人员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安检如此严格,是对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负责。特别是每一位入村人员禁止携带打火机、火柴等点火器具,确保体育场及青运村的安全。
  运动员公寓很温馨
  “这次入住青运村,感觉到整体的环境和设施服务都非常到位。”第二次入住青运村的体验者范先生表示,与第一次相比,这次体验感觉更舒适,感觉像回到了自己家一般,温馨又舒适,相信运动员来了以后也会住得很舒心。
  一进入青运村,有电瓶车招手即停,“村民”可免费乘坐电瓶车去青运村的各个区域,出行更加方便。在运动员公寓门口,有志愿者亲切问候、笑脸相迎、引导入住。在运动员房间里,空调、电视、洗衣机、燃气热水器等电器一应俱全,每个房间还装有路由器,解决手机4G信号差的问题。“房间里还是有一股装修味道,桌子上仍有浮土。”体验者王女士认真地将入住后的问题记录下来,待演练结束后交给会务组。
  从房间窗户向外望去,绿意浓浓的村貌一览无余,环公寓路上,车行道与人行道“泾渭分明”,分别漆着不同颜色,让人心旷神怡,有一种想即刻下楼的冲动。
  运动员餐厅很丰盛
  运动员餐厅门外立有指示牌,标明每天的开餐时间,并标有“外带食品请勿带入”的提示。进入餐厅,一层为清真餐厅,坐扶梯上二层,有苏浙风味、闽粤风味、晋鲁风味、西餐西点等各色美食。临近中午,山西特色窗口前排起了长队,大家等待着一碗碗现场制作的各类面食。
  在餐厅内设置的分类垃圾桶吸引了山西晚报记者的眼球,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餐余垃圾分类设置,用餐完毕后可将垃圾分别倒入各类垃圾桶。然而问题来了,面对分类明确的垃圾桶,很多人不会倒垃圾了。体验者黄女士皱着眉头表示:“应该有指示牌或者志愿者现场说明一下,什么垃圾是可回收的,什么垃圾是不可回收的,餐余垃圾是什么,要不然,这个分类垃圾桶真是白设置了。”
  此外,在餐厅内各个角落中,还放有冰柜、冰箱,放置各类雪糕、饮料、酸奶、矿泉水,在炎炎夏日,让用餐者享受一份清凉。
  医疗中心科室齐全
  青运村内的医疗中心,由太原市中心医院与太原市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组成,全天为驻村注册运动员及随队工作人员提供医疗服务。中心设有内科、外科、感染性疾病科、理疗针灸室、心理咨询室等9个科室,可以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当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进一步到医院治疗时,我们这里还配备有2辆急救车,以最快的速度载病人去医院。”医疗中心医务人员张维告诉山西晚报记者。
  在医疗中心二楼设置有心理咨询室,专门为运动员进行排忧减压。黄绿色的墙壁、舒适的沙发、生机勃勃的绿植、童趣十足的秋千……一进入心理咨询室,安逸的环境让人顿时放松下来。来自太原市中心医院精神心理科的副主任医师武君芳介绍道,心理咨询室主要是在赛前和赛后两个时间段为运动员进行治疗,“赛前,可以帮助运动员缓解紧张的情绪,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赛后,针对比赛成绩不理想的运动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尽快走出阴影。”武君芳说。
  医疗中心还设有理疗针灸室,室内有按摩床,运动员可在此按摩放松。“这个床真舒服,躺在上面,好像躺在水床上一般,从头到脚地按摩,好放松。”体验者郑女士说。
  据了解,此次“实战演练”是青运村最后一次演练。7月17日,青运村正式开村,迎接八方宾朋。

山西晚报记者 郭燕杰

(责任编辑:王丹)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别了 与义井小吃街有关的日子别了 与义井小吃街有关的日子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