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三晋英才:驱动推进创新发展

时间: 2019年06月17日05:57  来源: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专题汇聚>>全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
分享到: 评论:


  

核心阅读
  “三晋英才”支持计划的启动和实施,突出体现了新时代党对人才工作的正确领导,深刻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思想。只有聚“三晋英才”而用之,不断优化完善现有人才成长发展体系和制度保障,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内生动力,提高人才资源的效率和贡献度,才能为“两转”基础上全面开拓新局面提供重要支撑。
  3月23日,“三晋英才”支持计划启动大会举行。这一重大人才工程,着力推进以评价激励为突破口的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充分释放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为我省“两转”基础上全面开拓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突出体现党对人才的正确领导,做好“管什么”“怎么管”的工作,为各类人才涌现提供有力支持和坚实保障。
  “三晋英才”支持计划的启动和实施,是省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领导的重要体现。其根本目的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促进各类人才健康成长,并最大限度地将各类人才聚集到党和政府的各项事业中来。
  党对人才的领导不是将人才固化,粗放式管起来、统起来,而是要按照“第一资源”的要求,充分发挥好把准方向、注重宏观、制定政策、促进协调、提供服务的作用,把人才管好管活。把准方向和注重宏观,就要坚持人才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内在规律,加强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回应时代需求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有效合理的人才发展规划;制定政策,就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人才发展的重大重点问题,迎难而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营造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协调,就要协调好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好人才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好人才工作内部系统的各个方面,有效发挥好“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提供服务,就要深入实际,切实关心爱护好人才,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提供有利条件和良好服务。
  党对人才队伍的领导始终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充分抓住发挥人才优势的“关键处”和“兴奋点”,既不缺位,又不错位,使各类人才坚定立于时代改革的潮头,在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发挥聪明才智。
  ◆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人才是第一资源”重要思想,将渴求人才的思想认识转化为以上率下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内生动力的实际行动。
  发展靠创新驱动,创新靠人才支撑。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决定了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核心要素。从经济增长过程来看,人力资本是长期可持续的增长动力之一,显著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经济才能保持必要合理的中高速增长。从社会发展进步来看,人才是推进社会走向文明,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因素。
  目前,全省上下正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三大目标”,倾力推进资源转型,顺利推动新旧动能转化,对人才渴求和需要的紧迫性前所未有。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改变过去资源依赖的发展方式,就要突破制度壁垒,提升人才这一创新源的效率和水平。
  “三晋英才”支持计划的启动和实施是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之举、突破人才发展政策瓶颈之措,有利于不断培养和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更大程度地解放和增强各类人才的活力和潜力,提升全社会思想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创新速度和质量,赢得新的增长动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提质升档。
  ◆充分营造聚“三晋英才”而用之的社会氛围,树立行行出人才、一线出人才、创新出人才的导向和标准,融全省智慧促创新发展。
  “三晋英才”支持计划向全省各条战线发出重要信号,即要增强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意识,建设“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性人才成长发展文化生态。
  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格局发现人才、爱惜人才。破除论资排辈、“四唯”标准的落后思想观念和制度束缚,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核心的评价标准体系,面向时代需求、面向各条战线、面向一线阵地,让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各类人才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爱护,让其能够积极涌出、发挥作用。
  以更科学的导向和标准体系培养人才、评价人才。制定符合不同类型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的培养体系和评价标准,创新培养方式方法,提高人才培养培训绩效管理水平;避免“一把尺子量全部”,实现“干什么、育什么、评什么”。为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新兴产业人才搭建绿色通道,给予更具实际性、多样化、全方位的肯定和支持。
  以更合理的制度体系使用人才、聚合人才。将人才的满意感和获得感作为主要标准,推进“放管服”改革,在人才服务上做加法,做好必要“后勤保障”工作,确保人才队伍精力集中干事创业;在人才投入上做乘法,做好刚性“基础能力”工作,厚植人才队伍创新思想变为实际行动进而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良好土壤;在人才管理上做减法,做好创新“解放松绑”工作,增强人才队伍持续不断的行动活力。
  ◆不断完善人才成长发展体系,优化人才培育平台,形成加大释放现有人才红利与增强未来引进人才吸引力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引进人才优化了区域人才队伍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但同时也应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有序地建设和使用现有人才队伍,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本土人才在现有人才队伍中占比较大。本土人才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熟悉程度高,从情感上对我省发展建设有较高的认同感和期望值,责任心强,流动性相对较小,人才队伍稳定性较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现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程度较高。入选此次“三晋英才”支持计划的12996人,来自各个行业,对我省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均做出突出贡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示范性和引领性。加大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培养、使用和激励,对留住优秀人才、激发其投身于现阶段我省重点发展任务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和作用。
  做好现有人才队伍的储备建设、人才梯队建设、团队建设,对于提高人才自我价值实现、完善人才成长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发展良性人才培育生态,具有内在的促进作用。人才成长培养需要一定周期,人才储备做得好,人才支撑作用才能持续发力。不同层次人才发挥作用不尽相同,人才梯队建设做得好,各有优势的作用才能凸显出来。时代呼吁团队合作,团队建设做得好,人才队伍办大事、办要事的组合拳力量才能发挥出来。对于人才来讲,除满足报酬、住房、子女就学等一系列保障因素外,更应注重其自我价值的提升和实现,更应注重其自我价值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的效用。因此,建立激励人才良性成长发展的体制机制至关重要。
  现有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科学性和完善度是增强引进人才吸引力的关键因素。引进人才与留住人才都需要合理、稳定和开放的人才环境和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有利于人才队伍的对外开放和合理流动;有利于现有人才与未来引进人才良好互动,取长补短,互促互进;有利于思想认识和科学技术的不断交流和创新创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执笔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思维科学与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雪莲)

粟 实

(责任编辑:刘洋)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别了 与义井小吃街有关的日子别了 与义井小吃街有关的日子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