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三晋英才】伍全利煤电一线的“蓝领创客”

时间: 2019年05月20日05:35  来源: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专题汇聚>>全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
分享到: 评论:

伍全利在职工创新工作室内对项目进行精密校验。本报通讯员摄

  

伍全利:
  1979年出生于山东的伍全利,13年前怀着一腔热血来到广宇煤电公司,从一线职工到独当一面的领导者,他一步一个脚印,铸造了广宇煤电的环保工作框架结构,推动了公司生命工程的落地,提升了机组维护的标准化水平,诠释了新时代技术工人的“工匠精神”。
  “磨煤机技改能大大降低机组能耗,可以保证每年的电量、供热任务顺利完成,公司要想顺利发展,就必须敢向创新要效益。”4月8日,记者在华电忻州广宇煤电有限公司设备维护部见到伍全利时,他正在班组会上讲解自己的创新理念,推进磨煤机节能技改计划。
  一身灰白色工装,快人快语的伍全利,文质彬彬的外貌中多着一份技术工人特有的稳重和坚毅。入行13年,伍全利扎根煤电一线,带领着他的班组,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与温暖。虽然身处副总经理管理岗位,但他笑侃自己是一名兵头将尾,是大伙儿眼中的“蓝领创客”。
  忻州广宇煤电公司是一家集发电、供热于一体的企业,是忻州市城区唯一热源点,摊子大、任务重,处理急难险重更是工作常态。二期项目投运初期,公司脱硫设备的氧化风机入口滤网经常堵塞,由于进气量不足,设备喘振、跳机现象频发,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伍全利冒着危险,带领技术人员反复进入机器内部勘察论证,三易方案,四次改造,创造性地提出将氧化风机入口改成袋式过滤网,用镀锌方管制作过滤网边框,过滤棉改为纤维丝。改造后,现有的滤网拆卸后不仅便于清理,还可重复使用,这项技术至今已在3家存在相同问题的企业推广使用,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工作中,伍全利总是留心观察并对影响安全的环节进行钻研,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现场难题。一期两台135MW机组排粉机叶轮的使用寿命短是公司的老问题,任维护部主任期间,伍全利带领锅炉专业人员,通过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探索与分析,集思广益。针对如何延长叶轮使用寿命,进行了五次专题研讨。最后,确定了对排粉机叶轮叶片定期堆焊处理的方案。方案实施后,叶轮的使用寿命延长至24个月,堆焊处理后每年共可节省费用509.4万元,降本增效效果显著。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2017年2月,省总工会以伍全利的名字命名成立了“伍全利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室下设电气、热控、锅炉、汽机4个专业组,形成一支由生产一线技术骨干组成的生产“智囊团”和项目“攻关队”。自成立以来,50多个“五小”竞赛项目在工作室孵化,仅2018年就产生经济效益300余万元。
  人们常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伍全利却说:“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要大家一起走。”把同事当亲人,把班组当小家,把问题当课题,把工作当事业,在伍全利的指导下,大家从“小”入手,实现“大”效益。锅炉专业用几十块钱的“焊条”对排粉机叶轮进行堆焊,实现了500余万元的成本节约。热控专业用几块钱的电阻完成了电动执行器的自行维修,一个小改动便节省成本近30万元。
  现在,伍全利不仅是公司的副总经理,而且是有着众多弟子的名“教头”,是广宇煤电的发明达人。在多年工作中,他不断历练、充实自己,工作领域越来越宽,至今保持着多项公司记录:一期机组脱硫、脱硝、除灰环保改造,铸造了广宇煤电的环保工作框架结构;制定“防磨防爆检查管理办法”,实现两台机组连续1000天以上未出现因“四管”泄漏引起非停;4号机组以优良的参数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成为华电集团公司首台精益化调试机组,其监督检查证书在24天内取得,创造了此证书取证的最短时间记录。
  能吃苦、爱学习、爱思考,伍全利从一名普通技术工迅速成长为有知识、懂技术、敢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他说,作为“三晋英才”计划一分子,要积极响应省委号召,在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寻求有益于公司发展的改进或创新,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新挑战。

本报记者杨文俊

(责任编辑:刘洋)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别了 与义井小吃街有关的日子别了 与义井小吃街有关的日子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