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英才” 助力山西
3月22日,全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启动大会在太原召开。据山西新闻网
【案例】
3月22日,全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启动大会在太原召开。近年来,省委以空前力度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高位推动,注重改革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实现投入倍增,打出一套整体提高山西人才工作水平、增强人才活力动力的组合拳。
【剖析】
源头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
张寒(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党建与政法所副研究员)
人才是一个国家、地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培养造就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端人才,是产业升级和产业链提升的人力资源保证。高端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但不容忽视的是,人才的短缺、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山西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还是一些轻视高技能人才的传统观念作祟,造成对高技能人才培养重视不够。诸如:一些人认为,上大学才是正经的出路,读职业高中或者职业技术学院不是正途;加之职业技术人员处于生产一线,相对脏、苦、累,职业上升空间有限,更易遭社会偏见。为此,我们应摈弃旧有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职业没有贵贱,只要为国家、社会做贡献,都值得尊重。全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启动大会的召开,充分说明省委对各类人才的高度重视。
开展职业技能专业培训,从源头上重视,帮助技能人才提升技能水平;健全机制,提供平台,保障“三晋英才”平等的职业上升机会,让他们看到职业发展前景;广泛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三晋英才”,鼓励更多人学习高水平技能;大力办好职业院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破身份藩篱,营造“崇技尚能”氛围,破解教条的人才评价偏见,根除毕业于职业学校学有一技之长的“职业生”低“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一等的思想,造就无“身份”之扰、以技能为荣、用技能成就梦想的成才环境,营造“白领、蓝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浓厚氛围;实现有序流动,“人岗相宜”配置,实现人才价值增值和有效配置;针对技能人才流动中信息网络建设不足、人事关系转移障碍、保险关系转移繁琐、落户难、子女就地上学难等问题,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率,完善技能人才流动配套机制,实现技能人才的优质配置。只有让“三晋英才”在无障碍流动中,才能让他们尽情挥洒聪明才智。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端人才
张旭红(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
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一批又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端人才来支撑。“三晋英才”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由此可见,建设适应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晋英才”队伍,就必然成为重中之重。
去年开始,全国多个省市都已经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纷纷加入“抢人”队伍之中,“抢人大战”持续升级。全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启动大会的召开,显示了省委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只有政府、社会、企业、技工院校等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才能促进“三晋英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一要完善引进制度,吸纳优秀人才。聚焦相关领域、重大项目对不同技能人才的需要,我省要完善高技能引进制度,提高职业技能人才薪资水平,推动设立专业人才交流平台,吸纳更多高素质人才来山西工作。同时,结合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战略,引进高适配度人才。二要优化考核体系,提升用人效率。“三晋英才”队伍建设工作涉及培养、用人、选拔、评价、激励等一系列环节,因此要不断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对职业技能人才要实行梯队式、渐进式培养。分层次培养不同层级的职业技能人才,切实做到能岗匹配。完善职业资格认定程序,形成社会、企业、行业等多方相结合的多元考核机制,让各行各业的“三晋英才”凸显出来。强化本土培育,用人单位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激发从业人员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高技能人员也要做好“传帮带”工作,带动一批素质高、技能过硬的团队,实现人力资源到人才优势的转变。三要优化成长环境,完善激励政策。政府应努力培育“三晋英才”成长和深造环境,各级部门可以以评选“三晋英才”为契机,大力宣传“三晋英才”,引导社会群体正确认识“三晋英才”的地位和作用。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