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绿色脱贫路纵横山水之间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市市长陈少荣谈脱贫攻坚
“我们铜仁的好山、好水造就了生态茶、中药材、生态畜牧、蔬果、油茶、食用菌‘一大票’沾着露珠儿的绿色农产品,真正原生态。”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市市长陈少荣推销起了当地山珍,他说,吆喝是为了还未脱贫的群众。
铜仁市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铜仁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
“点绿成金,在铜仁已成为现实。”陈少荣自豪地介绍道,目前,铜仁投产茶园127.34万亩、中药材61.68万亩、油茶85.4万亩、果园93.5万亩,生产食用菌3.29亿棒,蔬菜播种面积达189.38万亩,实现肉类产量32.05万吨,禽蛋产量4.22万吨,畜禽代养户11204户。去年完成产业结构调整206.45万亩,产业扶贫带动贫困人口22.5万人。建成省级农业园区48个,“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发展模式成为贵州样板,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园区乡镇全覆盖。
“向大山要效益,不光体现在山珍上。”陈少荣微笑解释,铜仁独特的地理地貌、秀美纯净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族风情,铸就了“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品牌形象,也拉动了旅游收入大幅增长。去年,梵净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5A级景区,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48.1%、36.3%,2.8万名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增收脱贫,过上好日子。
谈完青山,陈少荣说起了碧水。铜仁境内有沅江、乌江两大水系,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229条。
陈少荣说,铜仁水资源极为丰富,总量162亿立方米,天然饮用水年流量达24亿立方米。农夫山泉落户发展,石阡温泉闻名天下,让贫困群众“靠水吃水”,“吃”出产业、“吃”出文化、“吃”出富裕。“我们以天然饮用水和温泉疗养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水产业。今年,要把水产业打造成重要支柱产业,实现水及关联产业产值150亿元以上,全面助力脱贫攻坚。”
“对铜仁而言,好生态如同手中捏了一张好牌,要把价值、文化、资源淋漓尽致展现出来,这张牌才算打得好。”
陈少荣表示,铜仁一直践行着生态优先理念,“有市场,没污染,再小的企业铜仁也要引进;有污染,再大的企业铜仁也不要。”一席话,掷地有声。
2018年,铜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6.52亿元,增长9.6%,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减少贫困人口16.65万人,519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从8.41%下降到4.4%。“今年,铜仁还要出列贫困村300个,减少贫困人口11.08万人,让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6%。”陈少荣说,铜仁的脱贫路,一定是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