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宾
李海宾,男,1984年10月4日出生,中共党员。2009年参加工作,任黎城一中高中语文教师、团委副书记,2013年因工作需要调入扶贫开发中心,现任项目科科长。
提起李海宾,黎城县扶贫战线无人不知。“我命中注定就是一名扶贫人”,怀着这样的初心,他在扶贫岗位上踏实勤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用一腔热血一门心思为全县脱贫攻坚贡献绵薄之力。
指挥部里“少不得”
脱贫攻坚离不开坚强有力的指挥部。从信息科到综合科,再到项目科;从扶贫办到脱贫办,再到指挥部;从方案制定到措施落实;从文件起草到编印下发;从会议布置到组织召开;从信息编写到材料汇报……每一条“指令”的下达,每一条措施的制定,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他是指挥部的“万金油”;从精准识别到退出,从项目申报到验收,从表格设计到填写,从数据录入到监测,从扶贫政策到行业政策,所有扶贫业务事务他都捻熟于胸,他是扶贫工作的“百事通”。
由于素质高、能力强、工作出色,市县多个部门提出让他调去任职,他说:“谢谢领导赏识,但我的事儿还没干完,等全县贫困群众全部脱贫了,再换岗位。”指挥部领导坚决反对说:“他是我们的顶梁柱,少不得!”
基层干部“就服你”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脱贫攻坚政策多、措施细、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基层干部经常需要培训辅导,随时需要咨询求助。他深知每个咨询都不是小事,都关乎扶贫大业、民生大计,都影响着脱贫攻坚指挥部和扶贫办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他忙里偷闲、加班加点,认真自学扶贫规章制度、政策措施,迅速成为各项业务的行家里手。很快,他的手机成了全县扶贫咨询热线,2个手机卡接听免费,每个月800分钟免费电话依然不够用;他成了县直各单位、各乡镇、村争相邀请前去授课的“专家”,先后为1200余名干部进行扶贫政策培训。
1天24小时,一周7天,一年365天,他随问随应、随叫随到,基层干部吃不准政策的时候,他是“定心丸”;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他是“主心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他是“及时雨”。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扶贫工作就服你”。
贫困群众“好侄儿”
扶贫工作终究要落实到贫困户、做到群众心坎上,才落到了实处、见的了实效。每到一村,每入一户,他总能立即和群众亲密融合,讲情讲理讲政策,努力唤醒贫困户的进取意识,点燃群众的致富梦想,“我命中注定就是一名扶贫人,因为我爸被村里人称为‘村在县城的驻京办事处’,为村里人做了一辈子好事。我本来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被调到这个单位可能是为了让我子承父业,在扶贫这个更大的平台上为更多的贫困群众办更多的好事”。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全县10个乡镇(中心)、252个村(社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有一次,在长畛背村为贫困群众讲授扶贫政策,当谈及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现状时,他不禁潸然泪下。贫困群众紧握着他的手说:“好侄儿,你哭甚!国家有政策,扶贫有你们,咱们一起努力,很快就好了。”从那以后,“好侄儿”就在贫困群众中叫开了,每次进村入户,群众都热情地喊着“侄儿来了”,招呼他快坐下。
指挥部领导一句“少不得”,基层干部竖起大拇指,贫困群众一声“好侄儿”,是对他最崇高的赞誉,但是没人知道在这“光环”之下,隐藏着多少付出和心酸。
2015年父亲罹患胃Ca,他痛心疾首,“如果多一点心思用在父亲身上,或许他就不会患病”,他想,今后一定要好好照顾父母。然而,父亲刚做完手术,他就从省肿瘤医院的病床边被征召回指挥部。同年,儿子降生,他欣喜万分,“一定要多点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可是,对于他来说,一年365天,超过320天在加班,半夜两三点之后睡觉是常态。孩子睡了,他还没回家;孩子还没醒,他已经开始忙碌了,何谈陪伴!外婆过世还要去单位,母亲生日匆匆一餐,结婚纪念日仍然回不了家……每每谈及家人,他都会伤了心湿了眼。
时针不会停止转动,脱贫攻坚激战正酣,李海宾正昂首加快奔走的脚步,与指挥部的同事们齐心并肩,与基层扶贫干部一道,紧紧牵着贫困群众的手,为实现全面小康的中国梦铿锵向前!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