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 最美基层干部风采】群众眼里的“三高”干部
——记黎城县扶贫开发中心项目科科长李海宾
时光回到7年前,那时的李海宾还是黎城一中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据说,学生给予他的颁奖词是:“小小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大大的肚子容纳着豁达的胸怀……”
从教书育人的一线到脱贫攻坚的一线,事实证明李海宾是个能打硬仗的人。从信息科到综合科,再到项目科,从扶贫办到脱贫办,再到指挥部,无论战场如何变换,自诩资历低、地位低、个子低“三低”的宾哥,其实是众人熟知的“三高”:组织和群众对他的评价高、认可度高、期望高。
即使面对我们的采访,他也保留了固有的幽默与爽朗。问他专职扶贫3年来,对这项工作如何理解?答案是:忙并快乐着。时间不够用,每每从方案制定到措施落实,从文件起草到编印下发,从会议布置到组织召开,从信息编写到材料汇报,从精准识别到退出,从项目申报到验收,从表格设计到填写,从数据录入到监测,从档案审核到装订,从问题发现到整改,从本职业务到行业部门,每一环节都要认真细致,精益求精,来不得半点马虎。
李海宾的手机套餐总不够用,800分钟的电话套餐,他和家人的电话平均每天只是两三分钟,剩下的分钟数就基本都是为了工作。有时在单位虽有固定电话,但没手机方便快捷,他说省出来的时间已经够写一个请示或者修改一条错误数据了。
一段时间以来,李海宾的“脑袋也不够用了”,这儿要数据,那儿要材料,手机里有人咨询政策,电话里接受工作任务,这个问题要开会讨论,那项工作需协调沟通,今天要下乡,明天要出差……每天,大脑必须保持高速运转,稍一分神,手头的东西就不知道放哪了,就忘记刚才是准备干什么了。
在黎城县扶贫指挥部里,李海宾被人喊为“少不得”。他自学扶贫规章制度、政策措施,成为各项业务的行家里手。他的手机俨然就是全县扶贫咨询热线,各单位、乡镇、村争相邀请他前去授课,先后为1200余名干部进行扶贫政策培训。
扶贫工作终究要落实到贫困户、做到群众心坎上,才落到了实处、见得了实效。每到一村,每入一户,他总能很快和群众亲密融合,讲情讲理讲政策,努力唤醒贫困户的进取意识,点燃群众的致富梦想,因此被亲切地称为“好侄儿”。
“我命中注定就是一名扶贫人,因为我爸被村里人称为‘村里在县城的办事处’,为村里人做了一辈子好事,我也该继承这样的行为才不枉父教子从。”可李海宾最大的遗憾也来自父亲,重病他没有床前尽孝,即使在父亲最后的岁月里,他也很少陪伴,亏欠太多。但宾哥没有后悔,他说要继承父亲辛苦为人的精神,在扶贫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记者点评
他是指挥部的“顶梁柱”、他是扶贫政策的“百事通”、他是贫困群众的“好侄儿”,无论称呼如何变化,他都是扶贫路上恪尽职守的优秀干部。他用自己的得失观,坚持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爱民乐民为民,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尽力做好、做到暖心处。“舍家泪”化作“尽忠力”,是对事业的无悔追求,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担当。
本报记者 李家鸣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