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进行时——万名干部入企进村服务】老乡的事无小事

时间: 2019年03月31日09:25  来源: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专题汇聚>>全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新闻聚焦
分享到: 评论:

bf0897822871bff61b3d80502dcf9270.jpg

范源(左一)和张勇勇(右二)正在田间走访调查。本报记者 范珍摄


  3月27日清早,阳城县固隆乡白涧村,习惯早起的村民已经三三两两开始去地里干活。8时,阳城县干部进村服务第13组成员、省水利发展研究中心范源从所住农户家中走出,开始了一天的走访调查。
  “今天是我们进村的第3天,前两天我们通过与村干部对接、与村‘两委’召开座谈会、开展政策宣讲、入户调查等,已经大体了解了村里的情况。”“我们今天就是想多走访几户村民,多了解一些问题。”沿着田间的小路,范源一边走一边对记者说。
  白涧村位于风光秀美的黄龙山脚下,全村有218口人,1050亩耕地,村民经济收入以种植核桃、桑树和养蚕为主,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已达1.3万余元。“固隆乡有种桑养蚕的悠久历史,所产蚕丝大部分出口,剩下的一部分加工成蚕丝被等产品。当下,村级企业亟须延伸养蚕产业链条,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实现乡村振兴。”范源说。村党支部书记梁双龙接过话:“这次干部进村服务活动,真是一场‘及时雨’,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
  服务组人员来到村民郑三龙的地里。郑三龙说:“核桃树、桑树裁剪下的枝干,我们都堆放在地头,现在不让焚烧怕破坏环境,可是长时间放在这里容易引起火灾,是个麻烦事。”范源现场提出:“我见有的地方用剪下的苹果树枝发展食用菌养殖,咱们这里可不可以试一试?”一旁的村干部张军军说:“我们这里的核桃和桑树枝不适合做养殖食用菌的菌包,所以怎么处理这些废枝干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在讨论中,范源把这些问题一一记在了笔记本上。
  这一天,范源和同组的张勇勇走访了15户村民,记录反映问题6个,现场解决2个,上报村委、乡党委、县农业农村局4个。晚上10时,范源还在编辑一天的工作简报。他说:“这次能进村服务,对于我们年轻干部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看到老乡们这么欢迎我们的到来,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老乡的事没有小事!”

本报记者 范珍


记者手记
  老乡的事无小事。正在振兴中的农村,面临着产业单一、人才短缺、技术滞后和基础设施陈旧等一系列问题。万名干部进村服务活动,正是给广大农村带去的一场“及时雨”。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实打实解决难题,把大讨论的精神落到实处,体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精神,更赢得了老百姓的点赞!

(责任编辑:张星秀)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直击二青会比赛场馆 目前大部分场馆施工已接近尾声直击二青会比赛场馆 目前大部分场馆施工已接近尾声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