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驱动 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
坚持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大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连日来,“创新驱动”的话题成了委员们关注的热点,他们积极讨论,建言献智。
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民营经济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但我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缺乏有效平台,这必然会制约经济转型升级。”省政协常委、山西亚佳机电集团董事长黄志强建议,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在黄志强看来,只有创新生态好了,城市的创新活力才能更强,创新主体才更多更积极。他表示,要及时总结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新典型、新模式和新机制,加强对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成功经验和突出成果的宣传推广,激发内生动力。围绕构建全域创新体系,引导具备条件和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参与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打造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新型孵化基地,引进高端技术、项目和人才,通过赞助、买断、提前介入科研院所试验项目、共建研究机制等模式,实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双管齐下”。积极探索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为支撑、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把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产生的经济效益反哺科技创新,实现良性循环。
完善政策法律体系,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今天的创新就是明天的生存。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研发活动、组建研发机构,启动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五年倍增计划”。
“创新成本很高,包括社会创新成本、单位创新成本、个人创新成本,只有降低成本才能促进创新发展,才能提高发明创造数量和质量。”省政协委员、山西全安公司董事长郭春平开门见山地说。
郭春平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拥有30多项专利技术。他建议,在科技创新领域,必须降低创新成本。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全面落实细化扶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同时,建立科技成果创新者与负责推广科技成果部门之间的沟通平台,及时准确确定新产品是否应当准入或应当推广,由此降低创新到成果转化的时间成本。鼓励引导企业与大院大所、强院强所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从而降低企业自身研发成本。
打造高科技产业群,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2018年,山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创新主体,提升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要素,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通,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省政协委员、山西飞虹光电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史元魁认为,立足新的形势,我省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先进制造业。必须在发展思路、规划布局、配套措施上进一步改革创新,大胆尝试,破解难题,提升动能,激发活力。同时,强化民营高科技制造企业在转型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出创新主体培育、科技金融结合、人才引进新举措,发展壮大民营高科技产业集群。本报记者任志霞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