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家中躺 暑气悄悄涨

当室内温度高于32℃、湿度大于60%时,就要警惕“室内中暑”了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综合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烈日曝晒下,多数人都知晓“高温”的威力。但对于通风隔热差、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室内中暑”许多人并不熟悉。专家提醒,高温高湿的室内也潜藏着中暑风险,室内并不比室外更“安全”。
  “当室内温度高于32℃、湿度大于60%时就要警惕室内中暑风险了。”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闫圣涛说。
  为什么会产生“室内中暑”?一方面,由于高温高湿环境下,出汗难以蒸发带走热量,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人体散热“遇阻”。此时,身体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会迅速升高,当超出中枢系统调节极限时,就会造成器官不耐受,热量累积导致中暑发生。另一方面,室内通风条件较差,容易形成高温高湿的密闭环境,也会催化“室内中暑”的发生。
  “老人、婴幼儿尤其需要注意‘室内中暑’问题发生。”闫圣涛说,老人与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较弱,对温度变化不敏感,极易因不能及时增减衣物或者做不到及时降温通风导致中暑。
  部分老年人有个认识误区,不喜欢开空调,而喜欢开电扇“降温”。但如果周围温度过高,电扇并不能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仅能循环高温空气。
  闫圣涛建议,有老人、孩子等需要长期在室内生活的家庭,尽可能在屋内安装一个温度湿度计,以便随时监控。
  当温度湿度超过标准值时,及时通过合理使用空调、保持室内通风、及时补水或转移离开高热环境等手段,降温散热避免中暑发生。
  空调建议温度设置在26℃—28℃,应避免冷风直吹,早晚气温较低时多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流动循环起来。
  如遇室内中暑如何应急处置?闫圣涛说,“移、敷、喝、擦、降五字要谨记,快速有效降温是关键。”
  移,尽快移动到阴凉通风处,脱离高温环境;敷,先用温水再用凉水敷头部;喝即喝水,尽快补充淡盐水或者含电解质饮料,但切记不要“豪饮”,要小口、多次慢饮;擦即用凉水或者湿纸巾擦身子,尤其是腋下、大腿根部等大动脉流过的地方,帮助机体快速降温;降即降温,出现高热或者意识不清的情况,首先进行物理降温,然后尽快拨打120。转运就医,要遵守“先降温后转运,转运过程持续降温”原则。
  闫圣涛还提醒,除老人孩子需要特别注意外,通风不良环境中长时间或强体力劳动者、患有少汗症等基础疾病人群等,也需注意“室内中暑”的风险。

据新华网

(责编: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