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品牌赛事 构建新格局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综合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WTT常规挑战赛太原站、2025年亚洲杯飞碟射击比赛、2025中国网球巡回赛太原公开赛、全国职业围棋公开赛……今年以来,一系列国际顶级赛事陆续登陆山西。山西以培育品牌赛事为引擎,以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体系为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点燃全民参与热情,释放赛事经济的澎湃活力。

品牌赛事“燃”起来

  “好!”声落靶飞!6月初,在临汾市举办的2025年亚洲杯飞碟射击赛场上,来自亚洲15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射手正上演速度与精度的对决。场边观众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欢呼声浪席卷赛场。
  培育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持久生命力的品牌赛事,是山西体育强省战略的关键落子。WTT常规挑战赛太原站、中国龙舟公开赛(山西·太原站)、全国U18射击锦标赛(飞碟项目)、全国跆拳道锦标系列赛、全国U20国际式摔跤锦标赛……近年来,山西持续深化与国家体育总局及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战略对接,主动出击,积极承接,成功将一系列高水平、高规格赛事引入三晋大地。
  在省级层面积极引进高端赛事的同时,山西更注重激发内生动力,支持各地依托文化底蕴,培育彰显城市内涵特质的自主品牌赛事。晋城市以“棋源太行 康养晋城”为引领打造职业围棋公开赛品牌,吸引数百名职业棋手竞逐,让围棋文化成为城市闪亮名片;太原国际马拉松赛历经多年深耕,已成为国内知名“双金”赛事和城市重要IP;大同依托古长城边塞文化,培育古长城公路自行车公开赛,让选手在骑行中穿越历史烽烟。
  社区运动会火热开赛,左邻右舍在趣味竞技中增进情谊;乡村足球赛在田间地头点燃激情,成为新时代乡村活力的生动写照……省级赛事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市级赛事突出特色,打造城市名片;县级赛事则深深扎根基层,聚焦“身边的赛事”,让全民健身触手可及。

山药蛋AI助手

  从乒乓球赛到马拉松、从龙舟赛到自行车赛、从越野赛到青年足球邀请赛,一项项精彩体育活动,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体育竞技之美,不仅推动了全民健身深入开展,也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赛事体系的构建如同编织一张大网,既要纲举目张,引进顶级赛事提升影响力,也要密而不漏,培育特色品牌,激活基层活力。这张网织得越密实,全民参与的根基就越牢固,体育赋能发展的动能就越强劲。

赛事经济“热”起来

  6月9日至15日,2025中国网球巡回赛太原公开赛在太原举行。为进一步展示锦绣太原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城市魅力,赛事期间,参赛运动员、裁判员可以免费参观太原多项文旅景点,包括5A级景区晋祠天龙山等。
  体育赛事是激活城市活力、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山西大力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将赛事场景从传统的封闭场馆,拓展至充满烟火气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如诗如画的山水之间;拓展赛事消费场景,实现“一人参赛,全家旅游”“参加一场赛、玩遍一座城”,赛事即景点,比赛即旅游。体育旅游消费市场增长显著,2024年全省开展各类“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40余场,直接带动旅游24.2万人次,拉动文旅消费超1亿元。
  在太原,国际马拉松赛期间推出的“赛事护照”成为爆款。参赛者持“护照”可享受晋祠、蒙山大佛等著名景点折扣门票,品尝郝刚刚羊杂割、清和元头脑等非遗美食,甚至在柳巷商圈购物享特别优惠。一位来自广州的跑友王先生兴奋地说:“来太原跑马,顺便把晋商文化、太原美食体验了个遍,拿着‘护照’特别方便,感觉超值!”
  大同古长城公路自行车公开赛巧妙地将赛道设置于古长城沿线,选手在奋力骑行中,雄伟的边塞风光尽收眼底。赛后,组织方安排车手及家属游览云冈石窟、悬空寺,品尝大同刀削面、凉粉,观看《天下大同》实景演出,将体育竞技与文化遗产深度结合,让“骑行+文旅”套餐备受青睐。
  山西各地通过多场景布局、多业态融合、沉浸式消费等方式,发挥赛事价值、释放赛事效益,以赛事“流量”激活消费“增量”,以体育魅力赋能城市发展。

山药蛋AI助手

  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的核心,在于打破物理与心理的界限。当比赛走出体育馆,融入市井烟火与山水画卷,它就从一个孤立事件变成了一个沉浸式消费场景的触发器。体育的“聚光灯效应”照亮了周边丰富的文旅资源,形成了强大的消费磁力场。

赛事+“融”起来

  赛事落幕,精彩延续。如何深挖赛事IP的“长尾效应”,延伸产业链条,将“流量”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留量”,是点燃赛事经济持久活力的关键。山西正着力做好“赛事后半篇文章”,燃动经济新引擎。
  延伸产业链,深挖赛事IP价值。打造体育文化集市,开发具有山西特色和赛事标识的文创产品、运动装备、纪念品等衍生品。在太原WTT赛事期间,同步举办“乒乓嘉年华”集市,售卖限量版赛事周边、山西特色文创、特色手工艺品等,延长消费链条。开发特色赛事衍生品。鼓励围绕品牌赛事IP,设计开发具有收藏价值、实用功能和文化内涵的衍生品。如晋城围棋公开赛的“棋源”主题高端棋具、文化衫;大同古长城公路自行车公开赛的定制骑行装备、古长城微缩模型等,让赛事记忆与文化符号得以延续。
  “赛事+”多元融合。不断丰富体育消费供给,推进“体育+教育”“体育+文旅”“体育+康养”“体育+医疗”等业态融合发展,拓展“赛事+”的延伸辐射效应,通过“体育牵引、文化赋能、旅游带动”的融合模式,赛事经济有效激活内需市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它不仅能直接带动住宿、餐饮、交通、零售等传统消费,更能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改善营商环境、吸引人才和投资,为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绿色新动能。“赛事+”正加速成为山西培育发展新优势、塑造竞争新高地的战略支点。

山药蛋AI助手

  赛事经济的精髓在于“后半篇文章”。将赛事视为强大的IP引擎,就能撬动“体育+”的无限可能。以举办重大体育赛事为契机,以赛引流、以赛聚人、以赛促旅、以赛招商,积极挖掘体育赛事消费潜力,充分发挥体育赛事活动的辐射、引流和带动效应,赛事经济必将成为产业融合发展新赛道、城市形象传播的新引擎。

纸上生花工作室出品
责编:兰虹
文字:刘聪
技术:张卫伟

(责编:李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