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凉粉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综合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大侄子要从老家来豫西灵宝看我,说给我捎点土特产,再三询问,他才说是一盆家乡的凉粉。接完电话,凉粉还没吃上,口水倒快要下来了。
  故乡唐河地处一马平川的宛东平原,属于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土地肥沃,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出产的绿豆富含淀粉及硒、铁、锰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做出的绿豆凉粉色泽淡黄温润、质地绵软、富有弹性,而且能够长时间保存。
  做唐河凉粉是个辛苦活,也是技术活。绿豆要事先选好,每一粒都不能有残破、虫蚀或霉变,洗净后倒入烧温的土井水里泡足6个小时,换一次水再泡6个小时,以充分唤醒绿豆胚芽;接着将泡涨的绿豆放在石磨上磨成糊状,再用特制的细纱布过滤几遍,确保将豆渣去除干净;然后将过滤好的绿豆浆倒入锅中,注入适量的土井水生火煮沸,再用小盆盛装,放到室内自然冷却凝固,一盆正宗的唐河凉粉就做好了。
  唐河凉粉一年四季都有,但料汁是凉粉的灵魂所在。天凉时在鏊里配上辣椒油、蒜汁等文火慢烙,质地筋道弹牙,吃得人暖意融融。天热时配上秘制料汁凉调,别是一番风味,还可以清热消暑。
  当然,凉粉摊也不光是在街上固定设摊。在不逢集时,也有专门做凉粉的小贩蹬着人力三轮车走村串巷叫卖。可以掏钱买,也可以从家里舀一瓢绿豆去以货易货换凉粉吃。
  记得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夏日,也是我高考前休过的最后一个周末。由于连着两次模拟考试都不是很理想,眼看高考在即,心里既紧张又郁闷,快到晌午时,听到门外巷道里传来“喝凉粉喽……”的悠扬叫卖声。出去一看,果然是邻村黄大爷在卖凉粉。黄大爷是老家有名的凉粉匠,做的凉粉人见人爱。他人还很慷慨,不管是掏钱买还是拿绿豆换,料汁都不收钱,还会给切好、调好,买主拿个钵子或者小盆端回家去吃即可,非常省劲。那时黄大爷已经七十多岁了,但身体还很硬朗,经常穿着白褂子、系着蓝围裙蹬着三轮车到周边村落卖凉粉,跟很多人都很熟。他一见我就笑道:“你这娃马上就是大学生了,怎么还苦瓜个脸?”我说压力老大。他说这就难怪了:“我那大孙子今年也高考,也是你这表情,看来苦瓜脸是高考统一脸。”说得我也笑了起来。他说凡事尽力而为就行了,就像我这做凉粉的,我只管把凉粉做好,至于能不能发财就不必太在意了,太在意了整个人就不好了。黄大爷几句话说得我豁然开朗。那天中午我也吃到了人生中最美味的凉粉。黄大爷用斜刀把凉粉片得又薄又匀,便于凉粉充分入味,配上用小磨油、辣椒油、花椒粉、芝麻酱、凉姜水、香醋等烹制的料汁拌匀,吃起来香软嫩滑、弹牙爽口、回味悠长。
  步入中年的我,每当回望故园,总能想到唐河凉粉里氤氲着的纯真乡味,这乡味历久弥浓,终究是难以忘怀。

刘杰

(责编: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