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春大麦-夏高粱一年两熟生产技术及新品种示范”观摩会举办

山西农业黑科技种出汾酒“自家粮”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综合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扫码看视频。


  连日来,由山西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杂粮产业技术体系,山西杏花村汾酒原粮基地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举办,“酿造春大麦-夏高粱一年两熟生产技术及新品种示范”观摩会,在汾阳市“汾享杏福”现代农业科技园举行。
  大麦,是全球第四大禾谷类作物,富含
γ-氨基丁酸、β-葡聚糖等功能成分,是酿造、饲料和健康食品的重要原料。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一曾经在山西广泛种植的作物,逐渐退出主粮序列,而我省酿造业也面临原粮供应成本高、品质不稳定的难题。“早年间,山西就是守着汾酒粮仓,却种不出制曲大麦。”汾酒原粮采供中心主任赵胜说,“过去,省内的酒企是从甘肃、内蒙古等地采购大麦,运输成本高,品质也难以把控。”
  2021年,山西省现代农业杂粮产业技术体系整合,以省杂粮产业技术体系大麦岗位专家邢国芳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立足山西酿造产业需求,联合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开始了山西大麦产业振兴的科技攻关。
  “我们从适宜品种鉴选入手,筛选出适合酿造且抗逆性强的‘中啤麦1号’”。同时,该团队还创新研发“大麦-高粱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大麦生育期短、耐迟播的特点,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经实打实收测产百亩方亩产超过了500公斤,高粱亩产超过了750公斤。同时经测试分析,大麦秸秆加工饲料再利用可实现亩增收150-200元,同时采用节水、节肥等措施可使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8%。”
  2025年为加快汾酒大麦本地化进程,该团队还在汾阳市研发推广汾酒酿造春大麦+夏高粱一年两熟生产技术,结合当地头部企业汾酒集团的原粮需求和畜牧业的饲料需求,初步形成一套具有汾阳特色的绿色循环农业产业模式:基地生产的大麦、高粱作为原粮供给汾酒厂制曲酿酒,麦秆和酒厂生产的酒糟作为饲料喂牛,牛粪又作为肥料还田,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延伸了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由绿色循环农业产业模式延伸的产业链——风吹麦浪和高粱红满天两大景观,也作为当地两个独特的农业景观吸引不少旅客前来参观旅游,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据统计,自今年5月大麦抽穗以来,已经吸引了近万人次来基地打卡拍照。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李婷

(责编: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