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劳模故事 凝聚奋进力量
倾听劳模故事 凝聚奋进力量
“荣誉不是冲刺终点的掌声,而是转型的号角。只要铁轨还在延伸,创新就永无止境!”日前,一场“弘扬劳模精神·争当时代先锋”主题宣讲会,在中铁十七局物资公司举办。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关改玉讲述了自身扎根一线16年的奋斗历程,为职工们带来了一场感人至深的事迹分享。
关改玉以“三个跨越”为主线,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从办公室到钢轨线,她用2300公里的探伤里程,12000多个焊头检测96%的准确率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面对高铁技术升级需求,她牵头成立国内首个焊接、打磨、探伤多工种联合课题组,主笔《探伤伤损形成机理及控制方法》,相关成果得到广泛应用,推动多项国家专利落地。从传统探伤到技术创新,她成功实现第二个跨越。
2023年,她主动转型“跨行”成为轨枕厂试验员,带领团队引入智能检测系统及配套管控体系,创下双块式轨枕产能2000根/日的行业新纪录,助力雄忻高铁建设。从“钢轨医生”转型为“智造先锋”,这位“80后”工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劳动者的使命与担当。
“每一次检测都关乎千万旅客的生命安全,每一次创新都是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关改玉话音未落,台下已是掌声雷动。“从‘钢轨医生’到‘智造先锋’,关改玉主动跳出舒适区,带领团队研发智能检测系统,将轨枕检测效率提升至行业新高度。这种‘破界’勇气令人钦佩。”中铁十七局物资公司国际贸易分公司青年职工程圣杰表示,我们应像她一样保持“空杯心态”,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关改玉还为青年员工带来了《大国工匠许振超》《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等书籍,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以‘个体先进’带动‘群体先进’,以‘群体先进’促进企业发展是我们最终的目标。”中铁十七局物资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牛鸣东表示,公司将持续用先进典型激励人,用先进事迹鼓舞人,用正能量去感染人,营造向上向善浓厚氛围。
本报记者陈俊琦 实习生牛晨倩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