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呈年轻化趋势

专家提醒: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综合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帕金森病的患者总数近千万,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总数约300万人,相关机构预测到205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数将达1050万人,成为全球“最大值”。更为关键的是,近年来帕金森病有年轻化趋势。今年3月,北京天坛医院专家团队在《BMJ》发表的研究显示,2021-2050年,20-40岁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将增长最快。早发型帕金森病(发病年龄<50岁)、青年型帕金森病(21~40岁发病)、青少年型帕金森病(发病年龄<20岁)患者逐渐增多。如何在早期识别帕金森病?确诊了帕金森病又该怎么治?日常又该怎样预防帕金森病?山西晚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A 知“帕”不害“帕”提高认识很重要
  刚刚过去的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当天,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内,举行了一场由中国康复医学会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和山西省人民医院共同举办的康复服务活动。
  山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吴琴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疾病。最常见的是抖、慢、僵以及小碎步行走等在内的运动症状。然而,它还有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非运动症状,包括疼痛、疲劳、睡眠障碍、尿频便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尤其是焦虑、抑郁、睡眠和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迄今为止,原发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与年龄老化、遗传和环境等综合因素有关。而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常常具有外伤、中毒、药物副作用等诱因。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目前仍有许多人对帕金森病认知不足,导致就诊不及时或治疗不规范。为此,我们康复医学科就举办了这样一场义诊活动,希望能对提高大家的认识有所帮助。”吴琴说。
  在活动现场,既有前来咨询的帕金森病患者及家属,也有患者通过分享自己的疾病治疗效果,来提振他人面对疾病的信心。而康复医学科的医师、治疗师、护士团队,也耐心地为每一位前来咨询的患者进行详细问诊,解答问题。针对帕金森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日常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还有医生在现场进行科普,并发放了防治手册。同时,部分患者还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了经颅磁刺激仪治疗或理疗仪的体验。
  “以前以为帕金森病就是手抖,听医生们这么科普下来,了解了不少知识。”现场围观的省城市民李女士表示。
  
B 年轻化的趋势可能和多种因素有关
  “最开始的时候,很多患者会忽视颤抖、走不稳、上肢无力等症状,认为是老年人常见的毛病,或者误以为是老年痴呆、脑卒中等疾病。”吴琴表示。实际上,目前帕金森病已经是患者数量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了。该病可见于各年龄段,但主要影响中老年人,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但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该病发病年龄已出现明显年轻化趋势,部分患者在40-50岁年龄段即出现早期症状。在她接触的患者中,就已经有40岁左右的患者了。
  “早期不易确诊,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帕金森病有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非运动症状。”吴琴介绍,这些非运动症状主要分为精神症状、自主神经、感觉障碍三个方面。其中,精神症状包括焦虑、抑郁、出现幻觉等。而作为可能被帕金森病“盯”上的中青年人,其患病的危险因素依然是环境毒素、生活方式、代谢因素和饮食因素等,尤其是工业毒素或杀虫剂,中青年人比老年人更容易遇到。其他因素,包括运动过少、长期焦虑、代谢性疾病高发等,也使得中青年人更容易患帕金森病。“尤其是精神焦虑,在帕金森患者中很常见,不少帕金森患者的非运动症状会出现在运动症状之前,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直接到帕金森病的专科门诊就诊,导致病情延误。”吴琴表示。由于危险因素对帕金森病的影响可能在早期就开始,并产生滞后效应,因此,中青年人更要注重防控帕金森病。
  
C 手抖不一定“帕”动作迟缓是核心症状
  提到帕金森病,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手不由自主抖动”,这也让不少人认为,只要出现颤抖症状,就是帕金森病。
  “手抖只是帕金森病一个比较有特点的症状,实际上,动作迟缓才是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状。”吴琴说。生活中,有人可能感觉到自己在刷牙、系扣子时不灵活,或做饭时两只手不协调、睡觉时翻身迟缓等,都可能是患上帕金森疾病的先兆。
  “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也不一定有“抖”的症状。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固然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罪魁祸首,除此之外,帕金森病还具有很多非运动症状,包括嗅觉失灵、情绪低落、睡眠问题(包括失眠、睡眠障碍等)、智能减退、小便频急、顽固性便秘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非帕金森病的特异性表现,也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山西省人民医院特需/国际医疗病房主任柏雪提醒,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目前帕金森的病因仍不清楚,早诊早治对于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吴琴指出,老年人、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人,伴有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障碍、焦虑抑郁等症状,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罹患帕金森病的概率,需要引起注意。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帕金森病?吴琴表示,一般而言,自测帕金森病也要从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方面来看。比如最简单的从椅子上起立是否有困难、走路时是不是脚拖地走小碎步、是否容易跌倒等。“家里有老人的,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自测帕金森病,比如胳膊或者腿有没有出现抖动,生活起居有没有遇到困难等。”此外,子女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注意观察老人,从老人的身形和面部留意,注意老人有没有变得两肩内收、头向前倾,看上去非常不稳定,总是很容易跌倒的样子;或面部肌肉是不是僵硬,出现呆板、面部没有表情的“面具脸”。另外,还有一些小窍门能帮助家属分辨究竟是帕金森病还是老年痴呆、脑中卒等病症:老年痴呆多数为语言功能的缺失,就是人们常说的不会说话了,但早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往往不存在这个问题,不过说话的声音却明显变小;还有嗅觉衰退的症状,也都是早期帕金森患者的症状表现。
  
D 做好日常预防 早诊早治是关键
  “得了帕金森,那就是得了绝症。”对这种说法,柏雪表示,帕金森病不是绝症,不是躺在床上等死的病。
  作为一种长期慢性的疾病,虽然帕金森病目前仍然为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经过科学系统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学研究表明,运动具有神经保护特性,会增加大脑黑质内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多巴胺的含量。有研究机构在此基础上对一定数量的人群进行分析后,结果表明,经常进行中高强度运动的个体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显著降低。而基于影像学的机制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能够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运动也是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之一。“不论是从防病的角度,还是健康的角度,都建议大家动起来。”柏雪说。
  由于目前帕金森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所以没有规范的预防药物。“帕金森病发病与年龄有关,但衰老是不可避免的,对于预防帕金森病,要从健康生活的角度入手。”吴琴说。对于致病的危险因素,应尽量避免,如避免接触环境、空气、饮食、饮水中的危险因素,例如重金属、杀虫剂、农药、颗粒性污染物等;调整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减少静坐时间;积极防治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多进食抗氧化食物,如茶或者咖啡,同时减少摄入加工食品;保证充足的睡眠,及时治疗睡眠障碍;调节情绪,避免长期焦虑、抑郁等。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在日常护理方面,要关注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居住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应安装防滑设施,确保室内光线充足,减少障碍物,降低跌倒风险。同时,适当锻炼能提升身体功能,保持乐观心态,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参与兴趣爱好活动,以缓解压力。此外,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并维持规律的排便习惯。最后,定期至医院随访,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

(责编: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